1. 程式人生 > >selenium的使用——軟件測試第二次實驗

selenium的使用——軟件測試第二次實驗

關系 學會 tom con ive 使用 mage mat 對應關系

實驗目的:

1) 安裝SeleniumIDE插件
2) 學會使用SeleniumIDE錄制腳本和導出腳本
3) 訪問https://psych.liebes.top/st使用學號登錄系統(賬戶名為學號,密碼為學號後6位),進入系統後可以看到該同學的git地址。
4) 編寫Selenium Java WebDriver程序,測試input.xlsx表格中的學號和git地址的對應關系是否正確。

實驗步驟:

1)selenium是一個能夠錄制網站操作和導出操作源碼的瀏覽器插件,chrome推薦使用——KAtalon Automation Recoder,直接在商店裏面安裝就行,

2)點擊record錄制,點擊{}Export就可以看到源代碼了

技術分享圖片

3)4)通過java的ipo包實現讀取excel的操作,for循環依次讀取同學們的學號和對應的git地址,然後通過導入selenium的一個java包,實現java對網頁執行的操作。

技術分享圖片

將之前讀出的學號、密碼進行循環登陸網頁,得到對應git地址的text,和之前得到的地址進行比對,相同就輸出OK,不同就輸出ERROR。

技術分享圖片

遇到的問題:

1. excel中的部分學號讀入後產生亂碼:比如末尾多加了E9

解決辦法:寫了一個clear(){}函數,將學號清洗一遍

2.部分git地址不匹配的原因是:地址前面有空格或者地址尾部有‘\‘符號的,但是對於超鏈接來說它們是一樣的

解決辦法:寫一個clear_s(){}函數,清洗一下,或者將equals改成contains(因為我想:“https://github.com/hyx22222/” 和 “https://github.com//hyx22222//軟件測試 ” 都是用戶hyx22222的,應該算是相同吧)

結論:

selenium挺好用的,可以直接錄制產生代碼,方便測試。

selenium的使用——軟件測試第二次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