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混淆 是把 類型 我們 線性 style 圖表 意圖 str

程序設計 = 數據結構 + 算法

1.數據

是描述客觀事物的符號,是計算機中可以操作的對象,是能被計算機識別,並輸入給計算機處理的符號集合。

  也就是說,我們這裏說的數據,其實就是符號,而且這些符號必須具備兩個前提:

    可以輸入到計算機

    能被計算機程序處理

2.數據元素

是組成數據的、有一定意義的基本單位,在計算機中通常作為整體處理。也被稱為記錄。

3.數據項

一個數據元素可以由若幹個數據項組成。

  數據項是數據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

4.數據對象

是性質相同的數據元素的集合,是數據的子集。(C++中的類和對象)

  性質相同是指數據元素具有相同數量和類型的數據項。比如:人都有姓名、生日、性別等相同的數據項。

  既然數據對象是數據的子集,在實際應用中,處理的數據元素通常具有相同性質,在不產生混淆的情況下,我們都將數據對象簡稱為數據。

5.數據結構

是相互之間存在一種或多種特定關系的數據元素的集合。(數據的存儲方式)

  數據結構可以分為:

    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存儲結構)  

6.邏輯結構

是指數據對象中數據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邏輯結構分為一下四種:

    集合結構:集合結構中的數據元素出了同屬於一個集合外,它們之間沒有其他關系。

    線性結構:線性結構中的數據元素之間是一對一的關系。

    樹形結構:樹形結構中的數據元素之間存在一種一對多的層次關系。

    圖形結構:圖形結構的數據元素之間多對多的關系。

      我們在用示意圖表示數據的邏輯結構時,要註意兩點:

        將每一個數據元素看作一個節點,用圓圈表示。

        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用節點之間的連線表示,如果這個關系是有方向的,那麽用帶箭頭的連線表示。

7.物理結構

是指數據的邏輯結構在計算機中的存儲形式。也稱為存儲結構。

  數據的存儲結構應正確反映數據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這才是最為關鍵的,如何存儲數據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是實現物理結構的重點和難點。

  數據元素的存儲結構形式有一下兩種:

    (1)順序存儲結構:是把數據元素存放在地址連續的存儲單元裏,其數據間的邏輯關系和物理關系是一致的。

    (2)鏈式存儲結構:是把數據元素存放在任意的存儲單元裏,這組存儲單元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不連續的。

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