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第0次軟工作業

第0次軟工作業

是什麽 解答 現在 問題 嘗試 完全 最大 文檔 簡歷

第一部分:結緣計算機

  1.你為什麽選擇計算機專業?你認為你的條件如何?和這些博主比呢?(必答)

  我最開始有選擇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念頭的時候是高二的時候,我們學校開了一門學習VB語言編程的選修課,當時我覺得寫程序很有意思,然後再加上我很喜歡打遊戲,以後想從事遊戲制作方面的工作,所以就萌生了學習軟件工程這個專業的念頭。當時我訂的目標是北工大的軟件工程專業。後來高考的時候成績考冒了,分數正好夠北航高工,聽說在裏面也可以學習軟件工程,我就選擇了北航高工,經過大一一年的了解,我發現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個專業比軟件工程更接近底層,更接近原理,而且這裏面也有軟件工程的方向,我就選擇一個範圍較廣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個專業。確實這個專業的專業課我都比較感興趣,尤其是算法設計與分析這門課,讓我感覺當個程序猿真爽。在這個專業裏面我認為我的條件很一般,首先我英語比較弱,不對,是非常弱,幾乎是有中文資料堅決不看英文資料。再一個就是我學習做事都比較慢熱,不太容易適應這個專業裏面不斷更新換代的新技術,不過我認為我的長處在於解決問題的方式比較靈活,所以上算法課會給我一種非常爽的感覺。我認為我跟這些博主最大的差距是英語能力……這個博主是英語專業的轉計算機,英語能力自然不用說,別說這個博主,我的英語和同年級的計算機專業學生比都是很弱的。還有就是,我的歸納整理能力不如這個博主,我做不到像博主這樣把各種技術知識整理起來,我往往是需要用的時候在大腦中匹配到合適的知識,再加以運用(也許是我比較懶吧233333

  2.計算機是你喜歡的領域嗎?是你擅長的領域嗎?

  計算機確實是我喜歡的領域,我當初又喜歡數學又喜歡計算機,選專業的時候在這兩個中間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選擇一個工作較為穩定的計算機專業。要說擅長,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我認為相對於同年級的學生我比較擅長算法,比較擅長快速想出思路,而不擅長英語,也不擅長快速學習新技術(我學習新技術的周期比較長,思維比較慢熱

  3.你熱愛這一專業嗎?你對計算機的熱愛是怎樣的?僅僅是口頭的嗎?

  我確實熱愛這一專業,我對計算機的熱愛我認為主要體現在對這種思維模式的熱愛,我比較喜歡那種用純邏輯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這就是為啥我覺得編程那麽爽。至於說是不是口頭的,我很怕到最後隨著工作壓力的增長,所謂熱愛真的變成口頭說說了吧,希望不要這樣。

第二部分:在計算機系裏學習

  1.你對你的大學生活有什麽想要吐槽的地方嗎?你理想的大學教育應該是什麽樣子的?跟學校給你的有什麽區別?比較你在中國大學的經歷,你的老師和學校能做到和國外那樣嗎?如果不能,請分析一下為什麽。

  我對我的大學生活想吐槽的有幾個部分,其中最想吐槽的是我們大二上的數據結構課,老師上課講不出重點,代碼展示真的是“展示”一下就過去,也不講其中的精髓,平時也不留作業讓我們練習,甚至選的教材都讓人難以理解。好在後來看了MOOC,再加上大二下教算法的老師連帶著過了數據結構的知識,同時我也看了《編程珠璣》這本書,很有幫助,就這樣才把這門課的知識補回。  

  還有一種想吐槽的部分是有不少課程把考試題目提前圈定題目範圍(比如說提前告知考試題目是書上題目某幾道至某幾道

),或者考一些刻板的基本概念,我很討厭背原題答案這種拿高分的方式。如果老師只告知知識點,出幾道基本的練習題,考試題目與練習題毫不相幹但是覆蓋知識點相同,我認為這種考試方式比前者更能考察學生的能力。不過比較令人高興的是重要的課程中,對學生能力的考察還是很公平的。

  我認為理想的大學教育應該是這樣,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科目的重點(我目前碰到的90%以上的專業課老師都很棒),幫助學生理解課程中難以理解的內容,課下會給學生大量提升能力的練習。最後考核方式盡可能靈活,最好可以根據科目特點從而實驗,筆試,面試,平時作業等等結合著考察(數分,計組,OS,算法這四門課程這方面設計的很棒)。盡量把專業課的時間安排的滿一些,主要時間用來提升專業能力。保研標準不要用單純的成績來衡量,希望可以像企業招人那樣通過多方面專業能力考察來招收研究生,一次不通過可以續讀一年再去接受測試,也許這樣保研更難了,不過感覺這種難度的提升不是壞事。總而言之,就是以能力為重,而不是看似公平的平均成績。

  至於說國外的大學,我不太清楚那邊的教育模式,暫時無法比較,但是我覺得我們的標準不要完全仿照國外大學標準來定,用培養出的學生能力為標準更合適。至於說老師和學校是否能做到國外大學那樣,這個我沒法回答,因為我對國外的大學教育情況還不了解。

  2.迄今為止,你寫了多少代碼,描述你做的最復雜的軟件項目/作業。

  迄今為止,寫過的C語言代碼量經過粗略計算大概有6000行左右,python語言代碼大概有1000行左右,其他語言寫的比較少暫時忽略不計。至於說我做過的最復雜的軟件項目/作業,我認為是我曾經做過的一個模擬快遞員送餐的算法作業
技術分享

  這個作業是一個匹配問題,主要難點不是讓他跑出來,而是跑的結果足夠好,我們優化這個算法用了大量時間。用哪種匹配方式來插入新訂單對最後的結果有很大的影響。

  3.科班出身和北大青鳥有什麽區別?

  我認為,科班出身的編程工作者學習到的知識比較全面,學習周期較長,專業素養較高,後續學習能力強,基礎知識牢固。

  北大青鳥出身的編程工作者成型快,專於一點,但是基礎可能不太紮實,可以很快進入到行業中但是可能後續乏力。

  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科班出身的程序員,如果在工作前需要快速掌握某些技能,可以找技術學校短期突擊一下(我認為北大青鳥學某項技術比自學還是要快得多的),換取更多的時間來投入工作。而如果本身是北大青鳥等技術學校出身的程序員,需要多花時間看一些大學的MOOC,想辦法學會計算機和數學的基礎知識,這樣才能長久立足於這個行業

  4.速成的培訓班和打基礎的大學教育還有mooc之間有區別嗎?

  我認為速成的培訓班的優勢在於快,節省學習時間,劣勢在於基礎知識不牢靠,底層實現不清楚。

  打基礎的大學教育優勢在於基礎知識牢靠,學的深入,覆蓋面廣,劣勢在於只有一部分人可以獲得這種教育(這可能不算劣勢吧

  Mooc的優勢在於所有人都可以學,比看文檔自學來的清楚,劣勢在於沒有親自實踐的機會。

  5.學線性代數和概率論的時候,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問“我們為什麽要學這麽多數學,這和我們的計算機有關系嗎”,你現在是否還有這樣的疑問?對這個問題,你有自己的解答了嗎?那麽其他學科呢?

  我沒有類似這樣的疑問,我最開始就認為學數學對我們的計算機幫助很大,因為計算機科學裏面運用的很多數學模型都和這些學科相關,而且數學中蘊含的思想對計算機科學幫助非常大,我的疑問是為什麽我們學院沒有開設教數論的課程,數論對信息安全中的密碼學很重要。

第三部分:未來規劃

  1.對於你未來在IT行業的發展,你有什麽樣的夢想或者未來想從事什麽樣的工作?你準備怎樣來規劃你技術道路,職業道路和社會道路?

  我最想從事遊戲設計方面的工作,但是據說遊戲設計方面的工作加班很多,我怕我身體扛不住,很矛盾啊。不過矛盾歸矛盾,我還是要往哪方面靠的,我打算多積累軟件工程和計算機圖形學的知識(畢竟中國在遊戲引擎這方面還比較薄弱)。至於說之後的道路,我打算這樣,如果可以保研,那就先保研,讀完研再出來工作,如果不能保研,那就直接工作。我最想去的還是已經成一定規模的遊戲公司(比如說4399,橙光這種(BAT太難了orz),其實最想去的還是4399)。一旦進入了這種類型的公司,我希望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嘗試自己的創意(所以不希望加班太嚴重)。我的終極目標是開發出一個富有創意的遊戲(現在有很多點子可惜實力有限無法實現),我希望成為“獨立開發出MC的程序猿”的那種人(夢還是要做一做的,萬一實現了呢)。

  2. 你對於實現自己的夢想已經做了或者計劃做什麽樣的準備?

  目前我還是大二的本科生,我還是在打基礎的階段,就是平時刷主線(上課),假期刷副本(找實習),不過這個假期的實習我弄得虎頭蛇尾啊,9月10號之後的幾天幾乎沒有時間搞,在此先表歉意。之後大三我想充分往遊戲制作這方向上靠,所以這個軟件工程的課很合我胃口啊,然後計算機網絡,計算機圖形學,等等一系列重要的知識都要好好儲備。大學前三年還是在練級,不然等級不夠技能點不夠拿啥實現夢想,所以打算先踏踏實實學下去。

  3.你們馬上就要面臨實習了,你打算在企業內實習還是在實驗室實習?

  我打算在企業裏實習,首先,我在北航新手村待了那麽久,想先體驗一下領工資的感覺,其次,我認為企業裏實習(最好是遊戲公司)更能貼近我的目標,所以我打算在企業裏實習(希望4399能要我啊餵

  4.實習經驗究竟有多重要?是否需要馬上開始積累實習經驗?

  我認為實習經驗很重要,不在於實習經驗能寫在簡歷上,而在於實習時能積累很多能力。我認為只要有實習機會,一定要抓住(比如說這個假期我就搞了個實習,學到了挺多東西的)。實習就相當於刷副本練級啊,多多益善。

第0次軟工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