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國際軟件設計文檔——軟件需求說明書

國際軟件設計文檔——軟件需求說明書

脫機 標題 響應時間 限制 輸出數據 並行 補充 1.4 2.3

1 引言

1.1 編寫目的

  說明編寫這份軟件需求說明書的目的,指出預期的讀者。

1.2 背景

說明:

a. 待開發的軟件系統的名稱;

b. 本項目的任務提出者、開發者、用戶及實現該軟件的計算中心或計算機網絡;

c. 該軟件系統同其他系統或其他機構的基本的相互來往關系。

1.3 定義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專門術語的定義和外文首字母組詞的原詞組。

1.4參考資料

列出用得著的參考資料,如:

a. 本項目的經核準的計劃任務書或合同、上級機關的批文;

b. 屬於本項目的其他已發表的文件;

c. 本文件中各處引用的文件、資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軟件開發標準。 列出這些文件資料的標題、文件編號、發表日期和出版單位,說明能夠得到這些文件資料的來源。

2 任務概述

2.1 目標

  敘述該項軟件開發的意圖、應用目標、作用範圍以及其他應向讀者說明的有關該軟件開發的背景材料。解釋被開發軟件與其他有關軟件之間的關系。如果本軟件產品是一項獨立的軟件,而且全部內容自含,則說明這一點。如果所定義的產品是一個更大的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則應說明本產品與該系統中其他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為此可使用一張方框圖來說明該系統的組成和本產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聯系和接口。|

2.2 用戶的特點

  列出本軟件的最終用戶的特點,充分說明操作人員、維護人員的教育水平和技術專長,以及本軟件的預期使甩頻度。這些是軟件設計工作的重要約束

2.3 假定和約束

  列出進行本軟件開發工作的假定和約束,例如經費限制、開發期限等。

3 需求規定

3.1 對功能的規定

  用列表的方式(例如IPO表即輸入、處理、輸出表的形式),逐項定量和定性地敘述對軟件所提出的功能要求,說明輸入什麽量、經怎樣的處理、得到什麽輸出,說明軟件應支持的終端數和應支持的並行操作的用戶數。

3.2 對性能的規定

3.2.1 精度

  說明對該軟件的輸入、輸出數據精度的要求,可能包括傳輸過程中的精度。

3.2.2 時間特性要求

  說明對於該軟件的時間特性要求,如對:

  a. 響應時間;

  b. 更新處理時間;

  c. 數據的轉換和傳送時間;

d. 解題時間;等的要求。

3.2.3 靈活性

  說明對該軟件的靈活性的要求,即當需求發生某些變化時,該軟件對這些變化的適應能力,如:

  a. 操作方式上的變化;

  b. 運行環境的變化;

  c. 同其他軟件的接口的變化;

  d. 精度和有效時限的變化;

  e. 計劃的變化或改進。

  對於為了提供這些靈活性而進行的專門設計的部分應該加以標明。

3.3 輸人輸出要求

  解釋各輸入輸出數據類型,並逐項說明其媒體、格式、數值範圍、精度等。對軟件的數據輸出及必須標明的控制輸出量進行解釋並舉例,包括對硬拷貝報告(正常結果輸出、狀態輸出及異常輸出)以及圖形或顯示報告的描述。

3.4 數據管理能力要求

  說明需要管理的文卷和記錄的個數、表和文卷的大小規模,要按可預見的增長對數據及其分量的存儲要求作出估算。

3.5 故障處理要求

  列出可能的軟件、硬件故障以及對各項性能而言所產生的後果和對故障處理的要求。

3.6 其他專門要求

  如用戶單位對安全保密的要求,對使用方便的要求,對可維護性、可補充性、易讀性、可靠性、運行環境可轉換性的特殊要求等。

4 運行環境規定

4.1 設備

  列出運行該軟件所需要的硬設備。說明其中的新型設備及其專門功能,包括:

  a. 處理器型號及內存容量;

  b. 外存容量、聯機或脫機、媒體及其存儲格式,設備的型號及數量;

  c. 輸入及輸出設備的型號和數量,聯機或脫機;

  d. 數據通信設備的型號和數量;

  e. 功能鍵及其他專用硬件

4.2 支持軟件

  列出支持軟件,包括要用到的操作系統、編譯(或匯編)程序、測試支持軟件等。

4.3 接口

  說明該軟件同其他軟件之間的接口、數據通信協議等。

4.4 控制

  說明控制該軟件的運行的方法和控制信號,並說明這些控制信號的來源。

國際軟件設計文檔——軟件需求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