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架構設計的抉擇

架構設計的抉擇

認知 lan 模型 產品 周期 基本 當我 網站 的人

當你生產磚土胚的時候,抉擇是少的,當你制作一件瓷器胚子的時候,抉擇就多了。

當我從企業應用設計轉變為互聯網設計的時候,我發覺每一個抉擇都需要細密的權衡。

1、如何開始?當你不知道從何處開始的時候,就從最簡單的可運行功能集開始:這個時代流行一個叫MVP的東西: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用產品,在技術架構的開始,可能會更小:最小可運行功能集,這個功能集讓你對你的產品的基本技術棧做一個從頭到腳的原型測試,讓你的團隊和用戶有一個實際可見可運行的討論溝通原型。做過企業應用的人,追求上線即完美,因為企業應用的上線和系統業務運作之間的周期很小,企業應用的用戶的是固定的,需求是相對具體的,領域業務模型帶有一定的專業性。互聯網的產品,產品概念模型最好就是大眾認知模型,用戶這個問題有高有低:在原有平臺基礎上構建的產品,其實用戶群就不小,當然這種平臺的公司的產品運作能力和實力也不弱,小團隊創業型產品則不同,新的產品出來可能長時間都是晾著,長時間的用戶發展速度很慢,業務的緩慢發展給產品的進化以及技術架構的進化留下了充裕的空間。追求功能集的一步到位,寫多余的就是無用功,甚至會成為負能量。

2、當你無法自頂向下看透或掌控整個架構的時候,請從下面往上開始做。這個抉擇在產品設計和實現設計上都可以用.

架構設計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