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華為 x86 伺服器業務被賣半年後,超聚變活得還好嗎?

華為 x86 伺服器業務被賣半年後,超聚變活得還好嗎?

3 月 30 日訊息,近日,華為釋出了 2021 年年度報告,披露了其出售的兩大業務(子公司),分別是榮耀業務和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超聚變)。榮耀業務曾是華為消費者業務中的一個重要品牌和組成部分。超聚變則是原來的華為 x86 伺服器業務。

售出的榮耀業務和超聚變給華為帶來了 574.31 億元的淨收益。正是因為這兩項業務的出售,華為出現了在營收下降的同時淨利大增的業績表現。

▲ 華為披露出售榮耀業務和超聚變公司(來源:華為 2021 年年度報告)

相比於被更多人所知道的榮耀,大家對超聚變則要陌生一些。2021 年 9 月,華為全資成立超聚變。超聚變最開始的註冊資本為 7.27 億元。1 個多月後,華為增資超聚變。超聚變的總註冊資本達到 8 億元。

華為成立超聚變僅 2 個月後,就火速將其賣出,河南超聚能接手。2021 年 12 月,多家企業陸續注資超聚變。同樣是在 12 月,超聚變河南鄭州航空港實驗區新廠的第一臺伺服器正式投產。該廠目前有三條產線,預計年伺服器產量可達 20 萬臺。

隨著國家推進“東數西算”、“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專案或政策,國內對於伺服器等 ICT 基礎設施的需求不斷增加。根據 IDC《2021 年第二季度中國伺服器市場跟蹤報告》資料,未來五年 x86 伺服器會有 13% 的複合增長率。從市場空間角度來看,超聚變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然而超聚變也面臨著不少強勁的對手,比如浪潮、中興等。

不過,2022 年第一季度,超聚變已經中標了三大運營商的伺服器集採專案,算是保持了華為 x86 業務一定的競爭力。那麼,這家伺服器“新秀”具體拿下了幾個伺服器大訂單?具體中標份額是多少?被華為出售後經歷了什麼?在數字經濟發展、資料中心持續建設的現在,超聚變能否延續華為在伺服器領域的優勢?通過回顧超聚變成立半年多以來經歷的風風雨雨,我們一起來探討這些問題。

首單來自鄭州商品交易所,低報價拿下移動訂單

超聚變去年剛成立不久就拿下了鄭州商品交易所的 2021 年伺服器框架協議採購專案部分伺服器份額。該專案招標公告顯示,本次伺服器框架協議金額大概是 2000-4000 萬元。超聚變排名第四,中標份額最少,佔總份額的 10%。

▲ 超聚變中標鄭州商品交易所採購專案

相比於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採購專案中拿下的份額,超聚變在中國移動伺服器集採專案中可以說是完全逆轉

根據中國移動在 2022 年 2 月 28 日公佈的 2021 年至 2022 年 PC 伺服器集中採購第 1 批次的標包 1、2、6、9、10、15 中標結果,在這 6 個標段中,超聚變都是名列第一,拿下了最多的份額

超聚變在標包 1、2、6、9、10、15 中中標份額分別是 40%、40%、28%、50%、50%、50%。從公佈的報價來看,超聚變的報價是最低的。像標包 1,超聚變報價 7.36 億元。其他三家企業分別報價是 7.80 億元、7.75 億元和 7.92 億元。超聚變投標標包 2、6、9、10、15 的價格分別為 9.08 億元、26.8 億元、7414 萬元、3.69 億元、9.41 億元。這些報價均為稅前投標價格。

中國移動的標包 1、2 均是計算型伺服器需求,伺服器需求數量分別是 16665 臺和 10235 臺。標包 6 是均衡型伺服器需求,伺服器需求數量是 46603 臺。標包 9、10 是儲存型伺服器需求,伺服器需求數量分別是 2049 臺和 4886 臺。標包 15 是公有云伺服器需求,伺服器需求數量是 15000 臺。按份額算,超聚變共拿下近 3.5 萬臺伺服器的訂單。

▲ 超聚變中標中國移動伺服器集採專案

除了拿下中國移動的伺服器集採專案外,超聚變還入圍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另兩家電信運營商的伺服器集中採購專案。

這兩個專案目前都是中標候選人公示階段,相比於中國移動的中標結果公示來說,可能還存在一定的變數。

中國聯通最近的這次集採主要需求是人工智慧伺服器,分為 2 個標包。標包 1 的需求是 1103 臺通用訓練伺服器和 123 臺邊緣推理用伺服器,均是需要配備英偉達的處理器。標包 2 的需求是 106 臺多樣性伺服器、464 臺多樣性推理伺服器、12 臺多樣性邊緣訓練伺服器和 30 臺多樣性邊緣推理伺服器,均是需要配備華為 Ascend(昇騰)處理器。

超聚變中標標包 1,報價在前四名中標候選人中也是最低的。

中國電信 2022-2023 年伺服器集中採購專案分為 7 個標包,主要是三類伺服器需求,包括 I 系列(英特爾)141799 臺、A 系列(AMD)4800 臺、G 系列(鯤鵬或海光或飛騰)53401 臺。

超聚變有望拿下中國電信 2022-2023 年伺服器集中採購專案標包 1 到 4 的部分伺服器份額,比例分別是 13%、10%、15%、10%。

從報價來看,在中標的候選人中,超聚變這次的投標報價並不是最低的。

脫胎於華為,核心產品為崑崙和 FusionServer 系列伺服器

超聚變的伺服器產品主要是原來的華為 FusionServer 系列伺服器和 KunLun(崑崙)系列伺服器,細分的話,可以分為通用伺服器、人工智慧伺服器和關鍵業務伺服器,均有采用 x86 架構的處理器。

▲ 超聚變的發展歷史

同時,超聚變官網上稱,根據國際研究機構 Gartner 2019-2021Q1 的統計資料,FusionServer 在 x86 伺服器中國區整體出貨量排名中位於第二。並且從官網列出的發展歷史來看,超聚變就是原來華為 x86 伺服器業務的一部分。

根據 IDC 資料,2018 年,華為佔國內 x86 伺服器市場的 17.9%,排名第二;2019 年華為佔國內 x86 伺服器市場的 16.4%,排名第二;2020 年華為佔國內 x86 伺服器市場的 16.8%,排名第二。

從官網上看,華為伺服器業務主要包括 TaiShan 伺服器和 AI 伺服器兩類。TaiShan 伺服器是華為開發的資料中心伺服器,基於華為的鯤鵬處理器。該處理器基於 Arm 架構。華為的 AI 伺服器即華為 Atlas 系列伺服器主要面向 AI 推理和訓練場景,CPU 採用的也是華為鯤鵬處理器。

不過,華為還保留了 FusionServer 系列伺服器和 KunLun(崑崙)系列伺服器的售後服務,但是隱去了系列名。

▲ 華為官網的伺服器售後情況

持有超 2 千份專利,股東可能有國資股份

2021 年 9 月 13 日,華為成立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註冊資本 7.27 億,高階管理人員是來自華為的鄭麗英、田峰。

▲ 超聚變的股權結構圖

2021 年 11 月 5 日,華為完全退出,河南超聚能全資控股。12 月 17 日,多家企業或機構注資,包括中國移動相關的中移股權基金,12 月 30 日,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等注資。

目前超聚變股東共 12 家,最大股東仍是河南超聚能。河南超聚能成立於 2021 年 8 月 30 日,註冊資本達 30 億。根據股權穿透資料,河南超聚能可能有國資股份

▲ 超聚變的股權穿透圖

第二大股東是中移資本控股,該企業歸屬於中國移動旗下。

除了股東發生變化外,超聚變成立後也迅速開始了新的產線和規劃的籌謀。

2021 年 10 月,超聚變確定了在鄭州的新廠選址後,12 月 17 日完成了改造,12 月 18 日第一臺伺服器就正式投產。新的三條產線可以實現年產 20 萬臺伺服器,產值可達 100 個億。

2022 年 3 月 16 日,超聚變與迦納國家投資促進局(GIPC)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加強合作。

目前,超聚變在全球有 11 個研究中心和 7 個地區部、5 大供應中心,員工數量超 2000 名,合作伙伴數量 2200 多個。

同時,超聚變還持有 2000 多份專利。2022 年 1 月 7 日,一批專利的專利權人從華為變更成了超聚變。從這些“家底”來看,超聚變的還是有較強的實力的。

競爭對手強勢,“重生”後能否繼續佔主場?

伺服器作為為數字經濟、雲端計算等產業提供基礎算力和儲存支撐的重要裝置,市場需求持續增加。

根據 IDC 資料,中國 2021 年上半年伺服器市場穩步增長,出貨量為 170.6 萬臺,同比增長 8.9%。國內市場份額前三的廠商分別是浪潮、新華三和華為。

其中,x86 伺服器市場在未來五年會達到 13% 的複合增長率。超聚變面對的整個市場前景不錯。

不過,超聚變的對手也非常強勁。在超聚變中標的幾個專案中,浪潮、中興通訊、新華三等 ICT 領域的頭部玩家也利用自身的產品優勢分得了不少伺服器集採專案的份額。

浪潮伺服器與超聚變一樣,同樣有通用伺服器和 AI 伺服器,並且市場份額要更大一些,尤其是在 AI 伺服器方面。隨著 AI 落地潮的到來,市場對於 AI 伺服器的需求更大。超聚變目前的 AI 伺服器型別只有 3 種,相比於浪潮有 10 款可以用於 AI 計算的伺服器數量來說,有些偏少。

▲ 浪潮 AI 伺服器

中興通訊在伺服器領域也有多年的積澱,既有英特爾通用伺服器也有 AMD 通用伺服器,同時也有自己的基於海光處理器的創新伺服器,自主可控度更高。相比之下,超聚變的處理器型別要少很多。

▲ 中興伺服器

新華三同浪潮一樣有非常多的伺服器型別,機架式、塔式、刀片式。而超聚變的伺服器型別要偏少一些,主要是機架式伺服器。

▲ 新華三伺服器

另外,使用者也有使用非 x86 架構伺服器的需求,像最近這次電信伺服器集採專案中就明確列出了對採用鯤鵬、飛騰等國產晶片的伺服器的採購需求。

從比例來看,本次電信國產晶片伺服器的採購需求比例有 26.7%,規模不小。對比 2020 年專案情況,國產晶片在伺服器集採中佔據越來越大比例。這次電信集採中一些年輕的品牌如湖南湘江鯤鵬(主要機型是基於鯤鵬處理器的伺服器)也有中標。採用 x86 架構、英特爾處理器、產品型別偏少的超聚變面臨著更多的未知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