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企業級BI為什麼這麼難做?

企業級BI為什麼這麼難做?

本人長期在銀行內從事資料線相關工作,親眼目睹過多個企業級BI(非部門級BI)產品從上線試用、全行推廣、然後衰敗沒落,再替換到下一個BI產品重複此過程。企業內沒有任何一個BI產品即能長期執行,又能贏得非常好的口碑,所以為什麼企業級BI這麼難做?

/請尊重作者勞動成果,轉載請標明原文連結:/

/* https://www.cnblogs.com/jpcflyer/p/15487015.html * /

仔細思考,原因有很多,不可能一一列全,但把能想到的原因都寫出來,後續可以採取“逐一攻破”的策略,先一點一點解決企業級BI面臨的難題,以點帶面,最終爭取實現全面解決。

一、企業級BI面臨使用者眾多,眾口難調

該問題最根本、也最難解決,所以放在首位。難度不亞於“給滿山跑的野人定製一套標準西裝”,考慮因素和麵臨挑戰較多。

1.使用者多

銀行內部企業級BI使用者一般在千人規模以上,對操作體驗和功能需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樣的功能和體驗在使用者圈中的口碑差異太大。企業級BI需要滿足全部使用者的資料分析需求和操作體驗本身就是一種挑戰,此為挑戰之一。

2.角色不同

企業級BI使用者角色主要有資料分析師、中高層管理人員等。前者要求資料全面準確及時,便於進行自助資料探索與分析,而後者只關注重點指標的固定展示,要求所見即所得。企業級BI要滿足所有角色的不同場景也是一種挑戰,此為挑戰之二。

3.訪問資料範圍不同

銀行內部有總行各個業務部門和各地分行,總行各業務之間資料範圍和指標口徑不一樣,各個分行之間的資料訪問許可權也不一樣。企業級BI需要解決資料倉庫中表級、欄位級、記錄級的全面許可權管理,也是一種挑戰,此為挑戰之三。

4.用數場景不同

使用者和角色不同,對使用者場景的的技術要求也不同,具體包括訪問資料量、查詢效能等,此為挑戰之四。

二、企業級BI沒有所屬業務部門

一般企業級BI由IT部門主導建設,各業務部門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用數需求,同時各業務部門只會考慮自己部門內部的需求,當各部門需求之間出現矛盾時,沒有一個業務部門能夠統籌負責管理全域性。

另外,無主導業務部門,也就沒有義務願意參與企業級BI的宣傳與推廣。帶來的後果就是,對於企業級BI產品好的地方,各部門默默用之,不對外宣傳。而對於企業級BI不好的地方,紛紛對外或向上層反饋吐槽。

三、企業級BI依賴基礎配套設施比較多

企業級BI能否成功,關鍵也要看企業內部是否有一套成熟的基礎資料平臺,以及是否有配套的規範制度等。

銀行內部一般有傳統資料倉庫和大資料平臺等基礎資料平臺,此兩者能否給予企業級BI工具足夠多的資源和技術支援,直接決定企業級BI的成敗。如果底層基礎資料平臺的功能定位、技術支援、資源支援不夠完善,這對企業級BI來說簡直是一種噩耗。

除基礎資料平臺外,還要看是否有完善的資料資產管理、資料治理等配套設施。

四、企業級BI要開放自助,對IT要求高
1.技術實施方面

自助資料分析是目前企業級BI的必備功能之一,具體包括自助ETL、自助製作報表、圖表、儀表板等。自助和傳統定製化開發相比,前者對開發、運維及運營的要求更高,即要滿足儘可能多的業務自助分析需求,也要做好管控應對因自助操作帶來的異常和風險。

2.推廣運營方面

受限於每個人思維方式不一樣,在企業級BI推廣過程中,每位使用者的可理解和可接受程度就不一樣,往往需要有不同的團隊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培訓,以此嘗試改變、統一企業使用者的思考習慣。但往往改變使用者習慣是很難的。

那麼,如何從以上的原因出發,逐一尋找破局之策呢?

1.充分調研需求、差異化設計產品和實現

按機構、按角色、按使用者分別調研企業BI相關的需求和痛點,進行梳理並總結。

首先,按照場景分類,區分固定查詢(固定報表、駕駛艙等)、自助分析(即席查詢、靈活分析等)和資料探勘。然後,針對不同的場景,從產品層面分別設計功能,儘量滿足不同場景下的對應功能需求,也可以邀請使用者參與設計或反饋。

最後,假設企業要內部自研實施,需採取不同的技術棧,做好技術元件對比與選型測試,由開發團隊落地實施。假設企業可以採購產品,也可以選擇採購對應場景下的商業BI工具,但僅限於採購前臺功能應用,底層建議複用行內基礎資料平臺(尤其是大資料平臺)的儲存和技術能力。

2.發揮業務部門的積極主動性

首先,可以嘗試邀請使用者全程參與需求、設計和上線過程,增加使用者的參與感。

另外,企業級BI也可以按業務部門設計不同的“輕量級門戶“。底層由企業級BI提供統一的技術和資源支援,為不同業務部門建立不同的系統”門戶“,該”門戶“可以設計作為部門級BI品牌,歸屬於業務部門統一負責管理,也可以將此”門戶“作為獨立的虛擬系統進行宣傳和推廣。這樣能發揮業務部門的主導性。

3.推動底層基礎資料平臺的完善

聯合相關團隊,完善資料倉庫、大資料平臺等設施,保證能夠有充足的資源和技術支援。同時推動完善資料資產管理等,進一步提升企業級BI的使用體驗。

4.建立技術過硬的開發團隊

不管如何規劃和設計,能否落地還是要看能否有一隻技術過硬的開發團隊。按企業級BI的技術棧要求,選擇和建立團隊,聯合攻關,保證需求的開發落地。同時,建立一套標準的運營推廣體系,多種方式實現企業級BI的使用宣傳推廣,真正做到”人人都是資料分析師“,提升企業級BI產品的滿意度。

以上僅為個人對於企業級BI的一點思考,不同企業面臨的問題不一樣,也比較複雜。但都可以參考採取“逐一攻破”的策略,來實現產品的升級,最終解決企業級BI的困境。

——搜尋關注微信公眾號“程式設計師姜小白”,獲取更新精彩內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