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IT之家評測室】華碩靈耀 X 14 評測:OLED 觸屏 + 個性外屏的旗艦輕薄本

【IT之家評測室】華碩靈耀 X 14 評測:OLED 觸屏 + 個性外屏的旗艦輕薄本

華碩旗下有個靈耀 X 系列,這個系列一直承載著開拓輕薄本新形態的使命,也為輕薄電腦界帶來不少科技作品。在過去,華碩曾經推出過雙屏輕薄本、OLED 觸控輕薄本和獨特的 NumberPad 數字小鍵盤觸控板等。而就在最近,華碩推出了集合了 OLED 觸控式螢幕、前後雙屏和 NumberPad 數字小鍵盤觸控板多個黑科技的新品 —— 華碩靈耀 X 14。

這是一款定位高階的 14 寸輕薄本,目前已經正式上架,原價 9999 元。此次也是第一時間拿到了它,那麼它的產品力究竟如何呢?我們現在就來看看吧。

外觀

靈耀 X 14 一拿到手裡就能感到一種品質感,因為整機都採用磨砂金屬材質,且顏色是非常少見的香檳金色。機身相當薄,薄至 15.9mm,重量約 1.4kg,算比較輕的。雖然輕薄,但是相當堅固,甚至通過了美國軍規認證 MIL-STD 810H,更加穩定耐用。

A 面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突出的個性迷你屏了,這塊黑白的螢幕定位接近於一些手機的副屏,可以在不開啟主屏的情況下快速閱讀時間、電量、通知等資訊,同時也可以自定義顯示文字,展現自我的個性。

B 面支援單手開合,最大開合角度約 150 度。展開 B 面的過程中轉軸會逐漸抬起,提高底部進風量並露出出風口,這個設計非常實用。

展開 B 面後就是一塊屏佔比很高的 OLED 大屏,一整塊的玻璃鏡面下覆蓋著一塊 16:10 的 OLED 屏,華碩今年推出了大量的、不同價位的 OLED 螢幕筆記本,相信技術已經非常成熟。OLED 螢幕擁有色彩鮮豔、功耗低、響應快的優勢,具體這塊屏的素質會在下文詳細測試。螢幕上方有攝像頭和立體聲麥克風,麥克風支援 AI 降噪,可以大大提升會議質量。

C 面鍵盤部分採用非常獨特的設計,整個 C 面幾乎都是金屬風的設計,左右兩邊也幾乎沒有邊框,一體化程度很高。鍵程非常長,打字手感舒適。右上角還集成了電源指紋一體式按鍵,與下方的空格鍵都做成了橘紅色,堪稱畫龍點睛。

下方的觸控板不僅面積大手感順滑,還支援獨特的 NumberPad 數字小鍵盤,只要長按右上角的虛擬鍵,就可以把觸控板變成一個數字小鍵盤,補足了 14 寸輕薄本沒有實體小鍵盤的遺憾,此時正常的滑動和手勢也是沒有影響的,堪稱黑科技。

最後來看下 D 面。D 面的設計中規中矩,下方有兩個 2W 的揚聲器開孔,且經過了哈曼卡頓的大師調音,需要注意的是腳墊下面有兩顆隱藏的螺絲,有拆機的需求需要拆除腳墊。

側面介面並沒有因為輕薄而減少,作為一臺 14 寸的輕薄本,整機共有 1 個 USB Type-A 介面,1 個 3.5mm 耳機孔,1 個 HDMI 2.0 介面,一個 TF 讀卡器,兩個滿速雷電 4 介面,相當全面。標配的介面卡也是 100W 的大功率 PD 快充。有趣的是側邊的出風口也做了一個楔形過渡處理,和介面相映成趣,這算是華碩傳統工藝,“小翹跟”的鉸鏈設計。在開啟 C 面後機身有一定抬起,可帶來更好的散熱,更符合人體工學,以及更好的音效,看得出來這個模具很用心。

螢幕

這一個月來我們測試了大量華碩的 OLED 屏筆記本,可以看出華碩在這一領域的積累是非常深厚的,並打出了“華碩好屏”的口號。此次的靈耀 X 14 是我們測試的首個觸屏 OLED 筆記本,觀感和觸感都有手機的味道了。

我們把螢幕調整到最高的 2880*1800 90Hz,亮度也手動調整到 SDR 下的最高 400nit(HDR 600nit)。然後用校色儀進行色域色準測試,實測色域覆蓋了 100% 的 sRGB,97.8% 的 Adobe RGB 和 99.7% 的 P3 色域,表現非常出色。

當然 OLED 固有的劣勢這塊螢幕也是躲不開的,主要是調光和燒屏問題。實測這塊螢幕在類 DC 調光,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眼疲勞。總的來說這塊螢幕是非常出色的,唯一遺憾的是這塊螢幕雖然支援觸控,但表面的玻璃手感比較生澀,希望能儘快優化下。

燒屏是 OLED 的客觀問題,華碩也採用了一些軟體方法來避免,比如預設黑色主題、自動畫素偏移以及螢幕保護程式等,同時日常使用建議開啟工作列自動隱藏,這些都可以在 MyASUS 中進行設定調整。

硬體排布

為了讓大家對這檯筆記本的硬體有更深入的瞭解,我們直接把它拆開,邊拆邊介紹。開啟後蓋後可以看出,整機採用雙風扇雙熱管牛角式散熱系統,低壓 i7-1165G7 處理器和雙通道的 4266MHz 記憶體均被覆蓋,作為一款低壓輕薄本來說是相當給力了。

實測室溫 25℃並開啟高效模式,一開始可以達到 42W 的功耗,單烤 FPU 15 分鐘 CPU 能夠穩定在 38W、95℃,效能釋放非常棒,這個模具上個 H35 的標壓處理器都綽綽有餘了。

板載記憶體為 8G+8G 雙通道 LPDDR4X,頻率為 4266Mhz,對核顯效能的釋放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右側為 AX201 無線網絡卡,支援 Wi-Fi6 協議,效能很不錯。整機只有一個硬碟插槽,升級會比較麻煩。搭載的硬碟是三星的 PM9A1 OEM 版,TLC 顆粒,支援 PCIe 4.0 的協議,速度表現非常好,具體跑分如下:

最下方是一塊 63Wh 的電池,作為一臺 14 寸的筆記本,這可以說是相當大了,再加上還支援 PD 充電,兼顧續航與快充。

效能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它的理論跑分和實際體驗吧。首先是這枚酷睿 i7-1165G7 低壓處理器,它擁有 4 核 8 執行緒的規格,最高可達 4.7GHz。

實測 R15 跑分最高 957 分,最低 931 分,幾乎沒有效能下降,並且後期“熱身完畢”跑分還越來越高了。

R20 單核 553 分,多核 2387 分。

R23 單核 1509 分,多核 6614 分,總的來說是單核效能優秀,多核因為核心數比較少,自然也略顯遺憾,期待即將到來的 12 代酷睿能給我們驚喜。

i7-1165G7 後面這個 G7 意味著它搭載了 96EU 的滿血核顯,配合雙通道 4266 記憶體可以達到不錯的效能,TimeSpy 得分為 1762 分,已經超過了 MX350 獨顯的水平。

在展現日常辦公效能的 PCMARK10 中,靈耀 X 14 的得分為 5081 分,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的日常辦公使用。

在工作之餘,想要玩玩常規網遊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在《英雄聯盟》中,可以輕鬆執行在最高解析度和極高特效下,對線幀數一直維持在 120 幀上下,跑滿 90Hz 螢幕不成問題,體驗很棒。

配置要求更高的《CS:GO》,我們就執行在 1920*1200 解析度低畫質下,執行 BenchMark 可以達到平均 118 幀,同樣可以跑滿 90Hz 螢幕。

可以看出 intel 的核顯還是非常給力的,相比於 AMD 的 Vega 核顯有明顯優勢,用來玩玩 LOL、CSGO、Dota2 之類的網遊都可以跑滿 90Hz 螢幕。

多屏協作

靈耀 X 14 在出廠時預裝了 Link to MyAsus 功能,可以實現與任何品牌的 iOS/安卓智慧手機檔案互傳、螢幕共享、接打電話等功能,通過 Wi-Fi6 網絡卡和藍芽實現快速互傳。

多屏協同也是現在相當流行的功能,Link to MyASUS 可以把手機的畫面投影到電腦上,延遲和畫質表現尚可,不過並不能通過觸屏才操縱手機,只能作展示之用。這也是相容各品牌手機帶來的副作用。

總結:均衡全面的 OLED 商務本

華碩可以說是在筆記本市場推廣 OLED 螢幕這一塊做的最積極的了,在短短的一年內,華碩就在 5000 元-40000 元價位全面鋪開了高素質的 OLED 螢幕。相比於其它領域,筆記本用 OLED 屏的優勢哪怕是普通消費者們也能一眼看出來 —— 鮮亮,明快。

在貫徹高素質 OLED 屏的基礎上,靈耀 X 14 還展現出了一些獨有的特色,比如精緻的設計、NumberPad 觸控板和出色的效能,再加上 A 面那獨有的個性迷你屏,可以說靈耀 X 14 是一款頗有個性的高階輕薄本。

目前靈耀 X 14 已經正式上架,i7 版售價 9999 元,感興趣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