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JDK成長記10:Thread的基本原理和常見應用場景,你都知道麼?

JDK成長記10:Thread的基本原理和常見應用場景,你都知道麼?

相信你經過集合篇的成長,已經對JDK原始碼的學習輕車熟路了。接下來你將一起和我進入後半篇的學習。讓我們開始吧!

在接下來10分鐘,你將學習到thread 的原始碼原理、執行緒的狀態變化、執行緒的常用場景。

Thread基礎回顧

Thread基礎回顧

什麼是Thread?

Thread顧名思義,是執行緒。你應該知道,一個java程式在作業系統上執行,會啟動一個JVM程序,具有一個程序ID,這個程序可以建立很多個執行緒。作業系統、程式、程序、執行緒關係如下圖所示:

執行一個執行緒其實就是啟動一個執行分支,執行不同的事情,執行分支時可以是阻塞的也可以是非同步的。舉一個例子,假如你需要燒開水,還想玩手機。非同步就是你燒開水的時候,可以玩手機,阻塞就是你就一直等著水燒開了,再開始玩手機。

建立執行緒Thread

建立執行緒的方式一般是2種。一種是繼承Thread重寫run方法,一種是實現Runnable或Callable介面之後,建立Thread。

當然通過執行緒池也能說算是一種方式,但是底層還是上面的兩種方式之一,沒什麼區別。

這裡帶你回顧下,程式碼如下:

程式碼清單: LinkedListDemo建立LinkedLi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建立執行緒1
      new Thread(()->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demo1").start();
       //建立執行緒2
      new Thread(new MyThread(),"demo2").start();
       //建立執行緒3
       ThreadFactory namedThreadFactory = new ThreadFactoryBuilder()
.setNameFormat("demo-pool-%d")
.build();
       ExecutorService single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1, 1,0L, TimeUnit.MILLI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1024),
namedThreadFactory,
new 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
       singleThreadPool.execute(()->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singleThreadPool.shutdown();   
   }

   stat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執行緒Thread的常用方法

相信這些方法你一定很熟悉了,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我想讓你掌握的重點是剖析執行緒如何在開源專案中的使用,從而更好的理解原理,更好的運用執行緒,這個在成長記後面會給大家講解的。

  • start() 啟動一個執行緒

  • join() 加入一個執行緒

  • sleep() 執行緒休眠一陣子

  • isAlive() 執行緒是否存活

  • interupted() 標記執行緒為中斷

  • sinterupted() 執行緒是否中斷

另外還有以下這些方法不經常用,也不建議使用

destroy() 、stop()、 suspend()、 resume()、 yeild()

在開源專案和實際業務系統或者基礎架構系統也是很少使用到的。

執行緒的狀態

執行緒中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狀態流轉。這裡直接給大家看一個圖,這個圖非常重要,對分析後面的原始碼有很大幫助。大家一定要牢記於心,執行緒狀態圖如下所示:

執行緒應用場景舉例

執行緒應用場景舉例

當你回顧了執行緒的基本知識,這來舉幾個例子。

在各個開源框架中,執行緒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這裡給大家舉幾個例子,主要是為了,讓你明白下熟練掌握執行緒的重要性。之後的相關的成長記你會學到具體是怎麼使用執行緒的細節的。

執行緒應用舉例1 心跳和監控時使用執行緒

在微服務系統中,經常使用到的一個服務就是註冊中心。註冊中心簡單的講就是讓一個服務訪問另一個服務的時候,可以知道對方所有例項的地址,可以用來在呼叫的時候選擇。這就需要每個服務的例項要註冊自己的資訊到一個公共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註冊中心。

每個例項有一個客戶端用來和服務端通訊,在Spring Cloud實現的微服務技術棧中,Eureka這個元件就充當了註冊中心的作用。它的服務端Eureka-Server大量使用了一些Thread。這裡我舉兩個場景,讓大家感受下Thread的應用。

一個是場景,每個服務的例項需要傳送心跳,告訴註冊中心自己還線上,服務還存活著。服務端通過一個執行緒來判斷,某個服務如果在一定時間內不傳送心跳了,就認為它故障了,就會把它註冊中心剔除掉。如圖中藍色部分的圓圈所示。

另一個是場景,Eureka server將每個服務例項註冊的資訊放到了一個記憶體map中,為了提高速度和併發能力,它設定了多個快取,有寫快取和讀快取。Eureka client客戶端讀取的是讀快取。什麼時候將寫快取資料刷入到讀快取?就是通過一個後臺執行緒,每隔30秒從寫快取重新整理到讀快取中。

客戶端也有一個後臺執行緒,每隔30秒會發起http請求,從服務端讀取註冊中心的資料。

總之,在這個場景中,執行緒用於了心跳和監控,是非常常見的場景。因為在很多開源專案中都是這樣做的,比如hdfs,zookeeper等等。

執行緒應用舉例2 定時更新、儲存、刪除資料

在MySQL、Redis、ES、HDFS、Zookeeper等等的開源專案中,都會有執行緒的概念,來定時儲存資料,或者重新整理磁碟,清理磁碟等等操作。

它們一般其實都很類似,都是儲存到磁碟的一個就是操作日誌,一個就是快照資料。

比如hdfs中的checkpoint執行緒,用來自動合併edit_log為fsImage、自動清除edit_log執行緒、比如mysql定時刷入bufferPool的資料到磁碟中的執行緒。比如Zookeeper儲存WAL日誌、或者mysql定時儲存dump檔案,redis的快照等等。

執行緒應用舉例3 多執行緒提高處理速度和效能

比較典型的就是Storm、Flink、Spark分散式計算就是使用多執行緒計算提高效能,當然還有MQ的多執行緒消費,也是典型的多執行緒提高了處理效能。

這裡不就不一一舉例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評論區裡寫下自己知道的開源專案中如何使用執行緒。

Thread原始碼剖析

Thread原始碼剖析

回顧了執行緒的基本知識使用場景,接下來你需要了解下Thread的原始碼,才能更好的理解它,使用它。

下面主要通過建立執行緒,啟動執行緒,執行緒狀態變化操作這幾個場景簡單摸一下Thread的原始碼。

第一個場景:建立執行緒

newThread(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demo1"

).start();

讓我們分析一下這行程式碼,首先是new Thread,會進入建構函式。

public Thread(Runnabletarget) {
 
   init(null, target,"Thread-"+ nextThreadNum(), 0);
 
}

呼叫了init方法前,呼叫了nextThreadNum方法,生成了一個自增id,和Thread-+num 作為執行緒名字。

/* For autonumbering anonymous threads. */

private static intthreadInitNumber;

private static synchronized int nextThreadNum() {

  return threadInitNumber++;

}

上面原始碼總結為下圖:

預設生成執行緒名字之後,呼叫4個引數的init方法,接著又繼續呼叫了6個引數的init方法。

private void init(ThreadGroupg, Runnable target,String name,
 
         long stackSize) {
 
   init(g, target, name, stackSize,null, true);
 
 }

這個init是建立執行緒核心的步驟我們來看下它的脈絡。

private void init(ThreadGroupg, Runnable target,String name,
 
         long stackSize, AccessControlContextacc,
 
         booleaninheritThreadLocals) {
 
   if(name ==null) {
 
     throw newNullPointerException("name cannot be null");
 
   }
 
 
 
   this.name = name;
 
 
 
   Thread parent= currentThread();
 
   SecurityManager security= System.getSecurityManager();
 
   if(g ==null) {
 
     if(security !=null) {
 
       g = security.getThreadGroup();
 
     }
 
     if(g ==null) {
 
       g = parent.getThreadGroup();
 
     }
 
   }
 
   g.checkAccess();
 
   if(security !=null) {
 
     if(isCCLOverridden(getClass())) {
 
       security.checkPermission(SUBCLASS_IMPLEMENTATION_PERMISSION);
 
     }
 
   }
 
 
 
   g.addUnstarted();
 
 
 
   this.group = g;
 
   this.daemon =parent.isDaemon();
 
   this.priority =parent.getPriority();
 
   if(security ==null || isCCLOverridden(parent.getClass()))
 
     this.contextClassLoader= parent.getContextClassLoader();
 
   else
 
     this.contextClassLoader=parent.contextClassLoader;
 
  this.inheritedAccessControlContext=
 
       acc !=null ? acc : AccessController.getContext();
 
   this.target = target;
 
   setPriority(priority);
 
   if(inheritThreadLocals && parent.inheritableThreadLocals!= null)
 
     this.inheritableThreadLocals=
 
       ThreadLocal.createInheritedMap(parent.inheritableThreadLocals);
 
   /* Stash the specified stack size in case the VM cares */
 
   this.stackSize = stackSize;
 
 
 
   /* Set thread ID */
 
   tid= nextThreadID();
 
 }

上面的程式碼從脈絡可以分為4點:

  1. 設定執行緒名稱,預設是Thread+全域性自增id
  2. 設定執行緒組 父執行緒預設是當前執行緒,預設執行緒所屬組為父執行緒組
  3. 優先順序和是否是後臺執行緒 預設和父執行緒相同
  4. 儲存傳入的Runnable或Callable的run方法

如下圖所示:

這個執行緒建立的過程,你需要記住的核心點就是以下幾點:

建立你的執行緒,就是你的父執行緒

如果你沒有指定ThreadGroup,你的ThreadGroup就是父執行緒的ThreadGroup

你的daemon狀態預設是父執行緒的daemon狀態

你的優先順序預設是父執行緒的優先順序

如果你沒有指定執行緒的名稱,那麼預設就是Thread-0格式的名稱

你的執行緒id是全域性遞增的,從1開始

第二個場景:啟動執行緒

當建立了執行緒後,接著就是啟動執行緒了。你一定知道,thread啟動一個執行緒使用通過start方法。它的底層邏輯很簡單,程式碼如下: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tart() {
  if(threadStatus !=0)
    throw new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

  group.add(this);

  boolean started =false;

  try{
    start0();
    started =true;
  } finally{
    try{
      if(!started) {
        group.threadStartFailed(this);
      }
    } catch(Throwable ignore) {


    }
  }
}

還是來看下核心脈絡:

1、判斷執行緒狀態,不能重複啟動

2、放入執行緒組

3、呼叫一個native方法啟動執行緒,如果失敗從執行緒組中移除。

這個navive方法是C++實現的,具體我們不去研究了,你只要知道本質是將執行緒交給CPU執行緒執行排程器執行,之後CPU會通過時間片的演算法來執行各個執行緒,就可以了。如下圖所示:

啟動完成後,肯定會呼叫run方法,這裡的run方法就是之前建構函式儲存的Runnable動的run方法。如果是繼承Thread方式建立的執行緒,這個run方法被重寫了,所以下面這段邏輯只是適用於Runnalbe或Callable方式建立的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f(target !=null) {
     target.run();
   }
 }

第三個場景:執行緒狀態變化操作

瞭解了建立執行緒和不知道你還記得之前的執行緒狀態圖麼?怎麼進入到其他狀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狀態變化的一些執行緒操作。

一個執行緒建立時候是NEW啟動後變為Runnable。之後怎麼變為WAITING呢?其實有很多種方法,我們這裡講一個常用的方法join()。當然呼叫Obejct.wait()或LockSupport.part()操作也會實現同樣的效果,這個我們的成長記後面會講到,大家不要著急。

顧名思義,join表示加入的意思。意思就是另一執行緒加入到執行過程中,當前執行緒需要等待加入的執行緒執行完成才能繼續執行。如下圖所示:

接著我們看下如何進入TimeWaiting狀態呢?其實也很簡單。你可以通過使用sleep方法來進入這個狀態。sleep方法支援傳入等待時間。一般有兩種方式一個是直接傳入毫秒值比如 60 * 1000表示60秒,一個是可以通過TimeUnit這個工具傳遞時間。但是大多數開源專案為了靈活,使用的都是第一種方式,因為第二種方式限制了單位,如果需要修改的話,使用起來就不太靈活了。使用sleep的流程如下:

如果你看sleep的原始碼,發現就是一個native方法,底層肯定是通過C++程式碼,通知CPU執行緒休眠一陣子。無論在Java執行緒模型還是CPU的執行緒模型,其實執行緒狀態的變化都是一樣的,其實執行緒的狀態的模型是一個抽象概念。

最後執行緒如何進入Block狀態?其實是通過syncronized加鎖後,被阻塞的執行緒就會進入block狀態。後面講到syncronized的時候詳細分析。這裡就不過多說明了。

好了到這裡,我們通過執行緒的核心的三個場景分析了thread的原始碼原理。相信你對thread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了,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要不斷的積累使用thread的場景,在合適的使用thread的方法。理解執行緒的狀態變化就顯得更為重要。

本文由部落格群發一文多發等運營工具平臺 OpenWrite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