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軟體設計師考點1 計算機組成原理與體系結構

軟體設計師考點1 計算機組成原理與體系結構

一、資料的表示

1.R進位制轉十進位制:按權展開發法,例如二進位制:10100.01 = 1*24 + 1*22 + 1*2-2

2.十進位制轉R進位制:短除法,例如:將14轉換為二進位制

2 | 14 餘 0

2 |7 餘1

2 | 3 餘1

2 | 1 餘1

得到結果為:1 1 1 0

3.二進位制和八進位制,十六進位制的轉換:分段法。

4.碼數

原碼:原本的二進位制數,最高位為符號位,1為負,0為正。 範圍:-(2n-1-1)~ 2n-1-1

反碼:正數與原碼相同,負數符號位不變,其他位按位取反 範圍:-(2n-1-1)~ 2n-1-1

補碼:正數與原碼相同,負數為反碼加1 範圍:-2n-1

~ 2n-1-1

移碼:補碼首位取反,一般用作浮點運算中的階碼。

5.資料的表示-浮點數運算

N = M * Re,M為尾數,R為基數,e為指數,計算方式:低位向高位對階⇒尾數相加(減)⇒結果格式化(小數點前只能是一位)

二、計算機結構

1.主機機構:

運算器:

①算數邏輯單元ALU

②累加暫存器AC

③資料快取暫存器DR

④狀態條件暫存器PSW:儲存運算過程中的相關標誌位

控制器:

①程式計數器PC

②指令暫存器IR

③指令譯碼器

④時許部件

三、Flynn分類法:一種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分類法

指令流和資料流:

單指令流單資料流SISD:控制部件一個,處理器一個,主存模組一個。例如:單處理器系統

單指令流多資料流SIMD:控制部分一個,處理器多個,主存模組多個。例如:陣列處理器

多指令流單資料流MISD:目前沒有

多指令流多資料流MIMD:控制器多個,處理器多個,主存模組多個。

四、CISC和RISC

指令系統型別 指令 定址方式 實現方式 其他
CISC(複雜) 數量多,使用頻率差別大,可變長格式 支援多種 微程式控制技術(微碼) 研製週期長
RISC(精簡) 數量少,使用頻率接近,定長格式,大部分為單週期指令,操作暫存器,只用Load/store操作記憶體 支援方式少 增加了通用暫存器,硬佈線邏輯控制為主,適合採用流水線 優化編譯,有效支援高階語言

五、流水線技術:在程式執行過程中多條指令重疊操作的一種準並行處理實現技術

1.流水線週期為執行時間最長的一段。

2.流水線計算公式為:1條指令執行時間+(指令數-1)*流水線週期

3.流水線吞吐率:單位時間內流水線完成的任務數量,計算公式:吞吐率 = 指令條數 / 流水線執行時間

流水線最大吞吐率:= 1 / 流水線週期

4.流水線的加速比:完成同一批任務不使用流水線所用的時間和使用流水線時間的比值。

計算流水線加速比的公式:S = 不適用流水線執行時間 / 使用流水線執行時間

5.流水線的效率:流水線的裝置利用率。E = n個任務佔用的時空區 / k個流水段的總時空區

六、儲存系統

CPU:暫存器,儲存速度最快,容量最小。

cache:快取記憶體儲存器

①功能:提高CPU資料輸入輸出的速率。

②Cache+主存的系統的平均時間= (cache訪問命中率)* cache週期時間 + (1-cache命中率) * 主存週期時間

③區域性性原理:計算機在處理事件和程序時,某些時段會集中讀取某些空間資料的情況。

④工作集:程式執行時被集中訪問的頁面集

記憶體(主存):

①隨機存取儲存器(RAM):特點:斷電後儲存資訊丟失

②只讀儲存器(ROM):特點:斷電後儲存資訊仍在。

編址

記憶體地址從AC000H到C7FFFH,共有 112 個地址單元。若該記憶體地址按字(16bit)編制,由28個儲存器晶片構成。已知每個儲存器晶片有16K個儲存單元,則該晶片每個儲存單元儲存 4 位?

(C7FFFH + 1) - AC000H = C8000H - AC000H = 1C000H = 0001 1100 0000 0000 0000 =0001 1100 00K = 26 +25 + 24 = 64 + 32 + 16 = 112k

儲存位數 = (地址單元 * 編址位數) / (晶片數 * 晶片儲存單元) = (112 * 16 ) / (32 * 16) = 4

外存(輔存):

①磁碟機構與引數

存取時間 = 尋道時間 + 等待時間

七、匯流排系統

根據匯流排位置不同分為:

①內部匯流排

②系統匯流排

資料匯流排:傳輸資料

地址匯流排

控制匯流排:傳送相應的控制訊號

③外部匯流排

八、可靠性

系統可靠性分析

①串聯絡統:R = R1 * R2 *R3 *.........Rn

②並聯系統:R = 1- (1-R1)× (1- R2)× .........×(1-Rn

N模冗餘模型與混合系統

冗餘模型:多個系統獨立,通過表決器採用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輸出結果。

混合系統:串聯和並聯混合

九、校驗碼

差錯控制-CRC與海明校驗碼

碼距:編碼系統中所有碼字之間的最小距離。

①迴圈校驗碼CRC:只能進行檢錯,不能進行糾錯

模二除法:除法運算中不計其進位的除法

例如:10111對110進行模二除法:

海明效驗碼:既能檢錯也能糾錯。

①求海明校驗碼的校驗位:2r >= x+r+1,r為校驗碼的位數,x為資訊位

②求校驗碼的位置海明校驗碼方法中,校驗碼的位置是固定的,從2^0位,2^1 位 --> 2^2位 ... 2^n位 ,總個數為K位

③畫圖表:註釋: 我分別把七個位置用1~7來表示了 在填寫資訊為的時候也要把高位的資料填到高的位置 ,例如1011 就要類似圖中的填法

位置 1 2 3 4 5 6 7
資訊碼 1 1 0 1
校驗碼 R1 R2 R3

計算校驗位的值,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

確定校驗位的分組原則:每個位數都由R1、R2、R3中的一或若干個所確定。

說明:1由第一位R1來校驗;2由第二位R2來校驗;由於3=1+2(1和2指的是位數,都是2的n次方)所以3由第一位R1和第二位R2校驗,4由第四位R3校驗,5和3道理是一樣的,5=1+4(2^0+2^2);6=2+4;7=1+2+4來校驗,一次類推;

畫表如下所示:

海明碼位置 佔用的校驗位號 備註
1 1 R1
2 2 R2
3 1,2 R1,R2
4 4 R3
5 1,4 R1,R3
6 2,4 R2,R3
7 1,2,4 R1,R2,R3

進行彙總,看每個校驗位都確定了哪一位。

R1:1、3、5、7

R2:2、3、6、7

R3: 4、5、6、7

第五步:用亦或運算求出R1、R2、R3的值:(以R1為例)

普及:參加運算的兩個物件,如果兩個相應位為“異”(值不同),則該位結果為1,否則為0。多個異或運算時,從左至右依次異或

第二行是對應的資訊位上的數,如圖求出R1=1

以此類推,求出值表如下

位置 1 2 3 4 5 6 7
資訊碼 1 1 0 1
校驗碼 1 0 0

海明校驗碼參考地址:海明校驗碼--檢錯糾錯詳解 - dalyHu的個人空間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