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IT之家評測室】MateBook 16 筆記本測評:屏好效能高,這波不虧

【IT之家評測室】MateBook 16 筆記本測評:屏好效能高,這波不虧

從 2008 年喬布斯從信封裡掏出那臺 MacBook Air 開始,人們對筆記本輕薄化的追求便沒有停下腳步。根據資料報告,目前筆記本市場最熱門的品類有兩種,一是輕薄本,二是遊戲本。並且輕薄本的受歡迎程度還要遠高於遊戲本。

從目前遊戲本也在朝輕薄本方向發展的趨勢來看,覺得,未來遊戲本和輕薄本的界限會變得模糊,最後將是高效能的輕薄本一統天下。所謂高效能輕薄本,理想狀態下就是擁有媲美傳統遊戲本的效能,同時功耗控制在輕薄本的水平。

其實目前筆記本產業已經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市面上也不乏主打高效能輕薄化的產品,雖然距離我們的理想狀態還比較遠,但至少我們看到了希望。

5 月 19 日,華為就釋出了一款主打高效能的輕薄本:華為 MateBook 16

。這款產品面向對效能有較高要求的使用者,定位於專業使用者的生產力搭檔,同時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筆記本智慧化體驗。

目前,已經拿到了華為 MateBook 16,現在就讓我們看看這款高效能輕薄本是否是你理想中的生產力利器。

一、外觀設計

華為 MateBook 16 是其數字系列的首款大屏筆記本,因此剛看到產品本尊時,你就會被它的“大塊頭”吸引。

雖然尺寸放大了,但 MateBook 16 仍然延續了數字系列家族的產品設計基因:簡約、低調、高階。筆記本 A 面只有一枚“HUAWEI”的高亮 Logo,和機身的深空灰色澤相得益彰。

翻開筆記本,會看到 MateBook 標誌性的“全面屏”,在 16 英寸超大規格的襯托下,90% 的屏佔比顯得比過去的 MateBook 更有張力

,看起來更震撼。

也正是因為高屏佔比,華為才能將 16 英寸的螢幕塞進 15.6 英寸規格的機身裡。

螢幕四面的寬度很窄,上左右只有 5.2mm,地面的邊框稍寬一些,貼有華為的高亮 Logo。

再看筆記本的 C 面,因為尺寸增大的緣故,鍵盤、觸控板、揚聲器和電源鍵的佈局比過去的產品都更加寬鬆,看起來也更加舒適。

肉眼可見的是 MateBook 16 上觸控板的面積明顯增大了,官方稱較以往 MateBook 14 提升約 46%。

再看筆記本的 D 面,三處柵格式開口呈對稱式排布,此外還有螺絲孔以及兩條長長的塑膠腳墊。其設計理念是將開孔儘可能放在看不見的底部,保證產品整體的簡潔和美觀。

材質方面,MateBook 16 整體採用的是高強度 5252 鋁合金,機身邊緣經過 CNC 鑽切工藝和精密銑刀加工形成高光切角,讓產品看起來更具品質感。

同時,華為還對機身表面做了精密陶瓷噴砂工藝的處理,讓觸控的質感更加細膩和溫潤。

介面方面,MateBook 16 配備了 2 個全功能 USB-C 介面、2 個 USB 3.2 Gen 1 介面、1 個 3.5 mm 耳機麥克風介面和 1 個 HDMI 介面。

總結來說,華為 MateBook 16 外觀設計保持了一如既往的簡約、凝練的風格,在各種場合出鏡都沒問題。同時,出色的材料和做工也為裝置增添了品質感,加上全面屏大屏佔比的特點,日常使用可以為使用者帶來出色而舒適的體驗。

二、螢幕顯示

華為 MateBook 16 的一大看點在於其搭載的 16 英寸的大螢幕,這塊螢幕不僅是尺寸大,更擁有良好的顯示素質,而且華為還為螢幕做了其他的特性加成。

我們首先來看螢幕的顯示素質,從引數上來說,MateBook 16 的螢幕解析度為 2520 × 1680,擁有 100% sRGB 的廣色域,對比度高達 1500:1,PPI 為 189,亮度則可以達到 300 尼特。

更進一步,這塊螢幕還支援 10bit 色深 ,10.7 億色顯示 ,帶來更加順滑、流暢的顏色過渡。在色準方面,MateBook 16 實現了平均∆E=1 的水平。ΔE 表示色彩偏離度,這個值越小、顏色準確度就越高,ΔE 值越高、螢幕色彩就越失真,最小可分辨的 ΔE 在 1~2.5 之間,一般專業顯示器可以實現 ΔE<2,而 MateBook 16 的∆E=1 基本就是“你在螢幕上看到什麼顏色,現實就是什麼顏色”了。

而且華為 MateBook 16 還是 PC 行業內全球首款萊茵專業級色準認證的筆記本,並且在華為 MateBook16 通過了實驗室資料測試之後,萊茵的專業技術人員還將現場稽核產線,只有通過了產線校準測試方案、校準裝置、出貨抽檢等多維度的評審,才可獲得該項認證,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保證每臺產品螢幕素質的穩定性。

說了這麼多,華為 MateBook 16 的螢幕是否真的那麼好呢?也進行了實際測試。首先是色域,在測試中,MateBook 16 的螢幕色域可達到 92.8% 的 sRGB [D1]、64.2% 的 Adobe RGB 和 66.0% 的 DCI P3 色域,在小編測過的螢幕中的確屬於非常優秀的。

而在色準方面,也用軟體測得 MateBook 16 的螢幕色準的平均偏離值達到 0.24,最大偏離值也只有 1.29,考慮測試的誤差,這個結果和官方的數字十分接近,可見這塊螢幕的色彩的確非常準確。

然後是亮度方面,測得 MateBook 16 的螢幕最大亮度可達 314nit,對於筆記本螢幕來說是比較高的,一般在戶外陽光充足的環境下也能看清螢幕。

基本資料測試完之後,還結合 MateBook 16 螢幕的實際顯示觀感進行了考察。首先是灰度顯示的效果,在 256 階灰度顯示方面,MateBook 16 的表現十分細膩,黑白的過渡很自然。這意味著其在顯示色彩變化時會很精細,不會出現大色塊的情況。

接著是可視角度。無論是在正面直視,還是從側面大約 45° 的角度進行觀看,MateBook 16 的螢幕都可以經受住考驗,從正面到側面,螢幕顯示的效果幾乎沒有變化,這在小編測試過的筆記本中是比較少見的。

而在顯示具體高清照片時,MateBook 16 給小編的感覺是色彩很飽滿,真實且細膩,例如下面這張,夕陽雲層細膩的雲層明暗過渡和金色陽光的變化,表現得很到位。

總結來說,MateBook 16 的螢幕顯示素質是相當出色、驚豔的。

除了顯示素質好,MateBook 16 的螢幕還很護眼,它採用 DC 調光的無頻閃螢幕,並獲得了德國萊茵低藍光護眼認證。不僅可以有效減少有害藍光輻射,確保高輻射波段的藍光亮度能量低於螢幕亮度總能量的 20 %,同時也不會產生螢幕頻閃現象,讓眼睛舒適感光,緩解視覺疲勞,實現更好的護眼效果。

所謂“五色令人目盲”,有時候螢幕顯示素質過於絢麗,也會讓人眼睛產生疲勞,而小編在使用 MateBook 16 時,確實可以明顯感覺到這塊螢幕看起來不易疲勞,觀感十分柔和、舒適,稍長時間看著螢幕也不會覺得累。

最後值得介紹的是,MateBook 16 的螢幕上還貼合了一塊 7H 硬度的保護玻璃,能夠有效減少敲擊和跌落產生的劃痕,並且螢幕上還有 AF 鍍膜加持,能夠抗油汙、抗指紋,不讓油汙影響螢幕的觀感。

可以說,螢幕確實是 MateBook 16 的一個重要的優勢,無論是在顯示素質、尺寸、還是其他綜合特性方面,在筆記本中都屬於頂尖的水準。

三、效能體驗

華為 MateBook 16 採用了 AMD 銳龍 5000 系列標壓移動處理器,手上這款搭載的是最高規格的銳龍 7 5800H。作為新一代 AMD 全新 7nm 處理器,銳龍 7 5800H 採用 Zen3 架構,擁有 8 核 16 執行緒,基礎頻率為 3.2GHz,睿頻為 4.4GHz,TDP 45W,高效能模式下可以做到 54W 滿血釋放。總體來說,銳龍 7 5800H 較上一代銳龍標壓處理器多核效能提升 20%。

顯示卡方面,MateBook 16 搭配全新 AMD Radeon Graphics,應該是 Vega 8 GPU,擁有 512 個流處理器、GPU 頻率高達 2000MHz,擁有不俗的圖形處理效能,足以應對複雜的圖形處理場景。

此外,MateBook 16 標配 16GB DDR4 記憶體,512GB NVMe PCIe SSD,可以進一步提高整機執行的流暢度。

在使用時,MateBook 16 還擁有兩檔不同的效能模式:平衡模式和高能模式,按下 Fn+P 鍵即可切換。開啟高能模式後,筆記本能夠瞬間提升 CPU 和 GPU 的效能,達到 54W 滿血釋放,為更多重度辦公應用等場景做效能加持。

接下來,也對 MateBook 16 進行了實際的效能測試。

首先是 CineBench R15 的測試,MateBook 16 在均衡模式下單核成績 225cb,多核成績 1960cb,對於輕薄本的均衡模式來說,這個成績是比較正常的。

接著小編開啟高能模式,MateBook 16 的單核成績漲到 227cb,多核升為 1970cb,提升的幅度並沒有很大。

然後是 CineBench R20,仍然先是在均衡模式,MateBook 16 單核 493pts,多核 4538pts,成績也是能夠接受的。

然後在高能模式下再測試一遍,MateBook 16 這次單核為 548pts,多核 4597pts,表現中規中矩。

記憶體測試環節,使用《AIDA64》進行測試,華為 MateBook 16 記憶體讀取成績可達 46456MB/s,寫入成績為 28265 MB/s,拷貝為 39149MB/s,延遲為 82.2ns。

接下來是硬碟讀寫速度測試。我們手上拿到的華為 MateBook 16 搭載的是一款來自西數的 512GB 固態硬碟,CrystalDiskMark 測試成績為 3409.51 MB/s 的 SEQ1M (Q8T1) 讀取和 2720.50 MB/S 的 SEQ1M (Q8T1) 寫入,硬碟效能出色。

最後是《PCMark 10》的測試,在均衡模式下,MateBook 16 可以跑到 5953 分;而高能模式下則為 6093 分,其中 Essentials9826 分,App 啟動得分 11970 分,生產力得分 9335 分,基本上屬於銳龍 7 5800H 的正常水平。

雖然 MateBook 16 搭載的是核顯,但小編還是對其做了 3D Mark 測試的 Time Spy 測試和 Fire Strike 測試。其中 Time Spy 成績為 1259 分,Fire Strike 成績為 3232 分,供大家參考。

在進行 3D Mark 測試時,小編順便測了一下 MateBook 16 的機身溫度和風扇噪音。機身溫度在鍵盤區域中間的部分比較高,達到 39.3℃,而此時的噪音大約 54.1dBA,實際聽感其實不明顯。

可以看到,MateBook 16 的散熱效果也是不錯的,這主要因為它搭載了鯊魚鰭雙風扇散熱系統,改散熱系統擁有兩個 75mm + 的電競級大尺寸風扇,加上全牛角型雙熱管和 127 片超薄銅合金鰭片,可帶來安靜而充分的散熱效果。

從跑分結果來看,銳龍 7 5800H 在 MateBook 16 上的效能發揮還是比較讓人滿意的,考慮到這是一款輕薄本,其整體效能釋放水平超過了小編的預期。

而在實際使用的測試中,模擬了兩個場景,一個是開啟一個 2 萬多行的 Excel 檔案,檢視 MateBook 16 的執行、編輯的流暢程度。另一個是使用 Photoshop 開啟一個大小為 3.92GB 的銀河 TIF 格式圖片,並進行簡單的檢視和編輯,觀察流暢程度。

第一個場景,如下所示,小編打開了一個共有 21168 行、12 列的大型 Excel 檔案,可以看到,開啟之後,放大、縮小表格文字,基本上還是比較順暢的,拖動進度條、編輯文字的過程也非常流暢。如果這樣的檔案能夠輕鬆開啟和編輯,那麼對於絕大部分的文件編輯工作,MateBook 16 都不費力

然後是開啟 3.92GB 的銀河 TIF 格式圖片,開啟的過程花了大約 1 分鐘的時間,這個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圖片開啟後,對其進行放大縮小也比較流暢,幾乎沒有看到畫素載入的過程。

然後,小編對這個圖片進行了 30 畫素的高斯模糊處理,處理的過程大概花了 24 秒的時間,還是比較快速的。對模糊之後的圖片進行放大和縮小檢視,只有在第一次放大時出現了畫素處理的過程,之後再放大和縮小,都十分流暢。

通過跑分和模擬實際使用場景的測試,可以看到 MateBook 16 整體的效能是處於輕薄本中較高水平的,對得起高效能輕薄本的定位,銳龍 7 5800H 的發揮比較穩定,16GB DDR4 記憶體和 NVMe PCIe SSD 也為筆記本整體的流暢性提供了保障,對於主流的商務使用者來說,MateBook 16 的效能綽綽有餘,即便是需要處理一些較大負荷的工作任務,MateBook 16 也絕對能夠勝任。

三、其他使用體驗

認為,一直以來,華為對於筆記本行業帶來的主要變化都在於智慧化的體驗,這是華為與其他筆記本形成差異化的關鍵。MateBook 16 自然也延續了這種特性。

而說到智慧化體驗,華為的“多屏協同”顯然是最具代表性的功能之一。要想使用多屏協同,你只需要將華為手機開啟 NFC 功能,然後背面放在 MateBook 16 的觸控板區域,就可以在筆記本上覆製出手機的完整介面。

你可以利用 MateBook 筆記本的滑鼠、觸控板和觸控螢幕、鍵盤,可以直接開啟、操作和使用各種手機 App。而且升級之後的多屏協同目前支援同時開啟最多三個手機應用,例如可同時開啟多個辦公、諮詢 App 同步使用。

多屏協同下,手機和電腦間互傳檔案也變得非常簡單直接。例如手機裡的圖片,可以直接用拖動的方式拖到電腦中,無需在兩個裝置螢幕之間反覆切換,只需要聚焦一個屏,顛覆了傳統分享方式,絕對會給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專注辦公體驗。

除了和手機的多屏協同,華為 MateBook 16 和其他華為終端裝置的聯動也可以提升智慧化體驗,例如華為 MateBook 16 與耳機無縫互聯;MateBook 16 可以與華為 MateView 顯示器進行有線、無線連線,特別是無線連線,體驗十分方便高效。

除了多裝置的聯動,華為 MateBook 16 還內建了華為應用市場,可以解決 Windows 筆記本安裝軟體繁瑣的問題。

目前華為應用市場的軟體豐富程度比以往提升了不少,分類也更加細緻,還加入了快應用,這在 PC 上是非常獨特的。例如小編開啟《微博》的快應用,互動介面相當於手機端微博 App 的“復刻”,輕量化的設計讓你開啟應用的速度可以快人一步。略有不足的是目前應用視窗的大小不能調節,功能相對簡單。

另外,華為 MateBook 16 的智慧化體驗還有一點,就是“雲”

例如,這款筆記本內建了華為雲空間。使用時,在 MateBook16 中開啟同步資料夾後,資源管理器中會自動顯示“華為雲盤”入口,使用者對“華為雲盤”中的檔案進行任何操作,都會實時在雲端同步,因此你可以線上編輯文件,然後無縫切換到另一臺裝置上。

還有華為瀏覽器,也內建在這款筆記本上,使用者只需登入華為帳號,無論是在 PC 還是在手機甚至是平板上完成瀏覽,你在移動端新增儲存的書籤可以實時同步到 PC,實現跨裝置同步,提升閱讀效率。

在使用、測試過程中,還發現了 MateBook 16 值得分享的一些體驗點,例如這次擴大面積的觸控板,比過去 MateBook 都更好用,出差在外不方便用滑鼠,使用觸控板也不會覺得侷促。

然後還是這塊螢幕,16 英寸確實可以給辦公、娛樂帶來不少便利,比如同時開啟兩三個視窗,不會像過去那樣覺得螢幕很擁擠。還有,MateBook 16 3:2 的螢幕比例可以在縱向上顯示更多的內容,使用辦公軟體、檢視網頁等等,都能帶來效率的提升。

最後要說的是續航和充電。MateBook 16 搭載的是 84Wh 的電池,理論上續航應該是非常不錯的。小編使用時沒有做詳細的續航測試,但有一次在本地看完了一部大約 2 個半小時的 1080P 電影,耗電 22%,這種續航水平,在輕度或中等使用強度下,帶出去堅持一天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而同時,MateBook 16 還配備了 135W 大功率充電器,充電 15 分鐘就可以辦公約 3.5 小時,進一步緩解了續航焦慮。

四、總結

作為華為首款大尺寸高效能筆記本,MateBook 16 最終呈現的效果是可以讓人滿意的,它擁有對於輕薄本來說十分優秀的效能表現,更搭載了一塊大尺寸、素質驚豔的螢幕。而軟體上,其主打的智慧化使用體驗又可以進一步提升使用者的使用舒適度和生產效率,這些是 MateBook 16 最核心的賣點。

當然,MateBook 16 也並非完美無缺,在具體體驗方面也有一些遺憾,例如不支援高刷屏,還有如果能支援蜂窩資料連線甚至 5G,做到始終線上,自然會更好。但這些並不影響 MateBook 16 成為一款優秀的生產力利器。

至於購買建議,MateBook 16 相對來說更適合對筆記本大屏有需求、常常需要移動辦公處理高負荷任務的工作黨,特別是從事視覺設計的小夥伴,其出色的螢幕也可以成為你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