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英雄聯盟修改英雄稱號”上熱搜:“法外狂徒”變“槍火狂徒”,“時間刺客”變“時間奇才”

“英雄聯盟修改英雄稱號”上熱搜:“法外狂徒”變“槍火狂徒”,“時間刺客”變“時間奇才”

自從成為無情碼字狗後,小雷已經放下那個為了上分通宵排位的英雄聯盟。

即使平時放假,也就拉幾個朋友玩玩大亂鬥,搞點奇奇怪怪的英雄玩。

上分的鬥志早被生活磨滅,只想娛樂消遣圖個樂子。

也就最近恰好來了個 MSI 季中賽,才讓小雷有了看比賽的興趣。

畢竟身為老玩家,還想看“銷戶”劍指 MSI 冠軍,為 LPL 觀眾帶來“金色的雨”呢。

前幾天小雷還特意去微博衝浪,想瞧瞧有沒有關於季中賽的勁爆訊息。

結果季中賽的熱搜沒看到,卻看到 #英雄聯盟修改英雄稱號# 的熱搜...

高達 1.4 億閱讀,相關的討論微博都快到一萬了,除了最近備受關注的 MSI 季中賽,也就這條熱搜熱度比較高。

但是熱度高不一定是好事兒,只要是對這款遊戲有情懷的老玩家都特別反感這次的「英雄改稱號」事件。

在當時的測試服中,好幾個英雄稱號被“和諧”,刺客變成奇才,行刑變成行裁,法外變成槍火...

如果說以前的稱號是凶神惡煞,霸氣外露,修改後的稱號就變得和諧友好,儒雅隨和。

英雄聯盟都是個運營十多年的常青樹網遊了。

你說地圖大改、甚至裝備大改也沒關係,大體玩法不變,咱們還是會邊噴邊玩,直到習慣為止。

畢竟創新確實是遊戲活得久的根本之道,可以理解。

但官方突然把用了十多年的英雄稱號給改了,連小雷這個佛系玩家都覺得離譜。

再加上現在網路環境複雜,不易直接開噴,潛水已久的老玩家都選擇出來陰陽怪氣,給其他英雄也改起了稱號。

不為別的,只是想讓整個遊戲環境更加和諧。

召喚師峽谷豈能只有打打殺殺?建議以後玩家們不要殺生了,peace and love 才是時代主旋律。

辣麼,按照老玩家們的腦洞,英雄名稱應該怎麼改?

比如人氣不減的老英雄法外狂徒,按照它的英雄背景和技能來看,是一個粗狂不羈且殘忍無情的越獄逃犯。

嘖嘖,又是殘忍無情,又是越獄成功,這很容易引導青少年們走錯路啊。

所以官方把它改成了槍火狂徒,以告誡玩家們要遵紀守法。

但是,改成槍火狂徒顯然還是不太和諧,一看就知道有十足的暴力傾向。

而且實戰起來更殘忍,一槍一個小朋友的畫面簡直恐怖又血腥。

於是有玩家表示,法外狂徒和槍火狂徒都不行,建議改成律政先鋒。

多的不說,一聽就知道是個好職業,比又槍又火的稱號正能量多了。

小雷覺得光改稱號也不行,既然都叫律政先鋒了,英雄技能和平 A 也得跟上。

平 A 的子彈最好換成四封律師函,把峽谷不法分子就地正法。

W 技能的煙幕彈最好也改成照明彈,寓意照亮青少年玩家的人生道路,這才配得上律政先鋒這個稱號。

至於另一個英雄時間刺客,玩家們更有話要說了。

如果“刺客”可以用“奇才”來代替,當年秦皇被刺客追殺繞柱而逃的時候,是不是得這麼說:“快護駕,有奇才追我!”

好傢伙,不知道的臣子還以為是滿腹詩書的奇才前來自薦呢。

還有裡面的死亡歌頌者,這名字有多不吉利,不用小雷多說了吧。

在死歌打野的強勢版本,一首安魂曲響徹召喚師峽谷,多少英雄死於他的吟唱之下,分秒之間生靈塗炭。

那麼,把死亡歌頌者改成“中國好聲音”,內味不就來了嗎?

再把大招“安魂曲”改成“搖籃曲”,給其餘 9 個英雄加 500 點血,整個峽谷瞬間變得和諧友愛。

這才是中國好聲音的意義所在,歌聲所到之處,皆有英雄深受感動。

總之玩家們的腦洞都很大,寡婦製造者改成幸福婚姻所。

血港鬼影改成港口菩薩,再童真一點也可以叫捕魚達人。

甚至“連殺”的描述,也能被玩家們改成各種和諧的詞。

要不是這波內測改動,小雷都不知道老玩家們的陰陽怪氣水平如此之高。

這一眼望過去,原來個個都是頂級陰陽師...

但是,這真的能有效改善遊戲環境,引導青少年玩家走向正能量道路嗎?

小雷倒是不這麼認為,相反,英雄聯盟國服的很多翻譯都體現出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種看似返璞歸真的改法,可能還會破壞掉某些英雄的文化韻味。

英雄聯盟作為全球流行的現象級網遊,在各個地區都設有伺服器,比如臺灣有臺服,馬來西亞有馬服,韓國有韓服。

但無論哪個服,它們的翻譯都基於美服原版,這就很考驗翻譯師的功底了。

比如放逐之刃瑞文,她有一句英文原版臺詞是“What is broken can be refoeged!”

如果直白通俗地翻譯,意思就是“壞了的東西可以重新修好”,毫無意境可言。

但在國服翻譯師的聰明腦瓜子裡,這句臺詞被翻譯成“斷劍重鑄之日,騎士歸來之時”。

這樣飽含文化底蘊又契合英雄特色的翻譯,也就國服能做出來。

再提一個小雷以前特別喜歡玩的榮耀行刑官 德萊文。

大家看習慣了,可能覺得榮耀行刑官這個名稱沒啥亮點。

但我們再看看臺服那邊的翻譯,處刑娛樂大師... 這翻譯比小雷煮的白開水還白...

相比之下國服的翻譯更簡潔,也更能突出德萊文的個人魅力。

而永獵雙子更是被玩家稱為國服遊戲翻譯的巔峰,把中華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個英雄是狼靈和羊靈的共生體,英文翻譯師“Kindred”,直譯為“親屬”。

國服要是直接用這翻譯,違和感肯定直接拉滿,翻譯師薅掉大把頭髮才想出“千珏”這個名稱。

小夥伴們可能對“珏”這個字不太瞭解,它在《說文解字》中的意思是:二玉相合為一珏。

翻譯含蓄而不失優雅,完美形容作為共生體的狼靈和羊靈。

而臺服那邊對千珏的翻譯則是“鏡爪”,反正小雷看了是理解不來...

這僅僅是英雄聯盟眾多英雄之中,其中幾個翻譯恰到好處的經典例子。

如果小夥伴們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各個英雄的名稱和臺詞翻譯,結果不會讓你們失望。

幾乎所有臺詞都被翻譯師精心修飾,契合英雄特質的同時又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含蓄與優雅。

翻譯師這文化水平,一看就知道是讀過不少文言文。

但是,如今測試服的名稱改動,完全脫離了英雄本身的背景和特質,開了波倒車。

按語文老師的考核標準,就是開卷答題都能答歪來...

比如虛空掠奪者,非要改成虛空掠食者,一個刺客螳螂硬是被描述成偷吃的昆蟲。

時間刺客非要改成時間奇才,按照等量代換法,《刺客信條》把也應該改成《奇才信條》。

這波啊,這波是脫離原意,考試直接打 0 分。

小雷知道,官方怕這種略帶粗暴的詞會影響青少年三觀,在整個遊戲發展程序上,類似的“和諧改動”也不少。

比如英雄聯盟國服的猩紅收割者,它的血是黑色的,而外服是紅色的。

原因很簡單,紅色的血略帶血腥,遊戲有很多小朋友在玩,為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只能稍作和諧。

但有時候,太過糾結這些細節,往往會讓玩家覺得不爽。

從遊戲到生活全方位保護未成年人,就能讓他們茁壯成長嗎?

即使遊戲能替換這些字詞,那在生活中出現了怎麼辦?字典總不能沒有這些詞吧?

更何況,老玩家都喜歡地稱呼某個英雄,男槍就是男槍,諾手就是諾手。

縱使官方再怎麼改英雄正式名稱,也改變不了玩家之間對英雄的稱呼。

再說通俗點,這波改動,可以說是沒啥 X 用...

聽說最近的新版本,官方又把那些奇葩的名稱回調了,看來官方也知道這麼做意義不大

小雷想說,過度地保護青少年,給他們營造一個潔白如雪的世界,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兒。

等到他們獨自出來面對社會的時候,發現工作職場在內卷,上網被詐騙,反而會更加難以適應。

這種情況也像極了,家長不讓我們小學到大學談戀愛,但一畢業就問我們為啥還不找物件。

有時候,提前體驗被社會毒打的感覺,反而對成長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