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蘋果 AirTag 有多強:超 10 億手機聯動,10 釐米內精準定位

蘋果 AirTag 有多強:超 10 億手機聯動,10 釐米內精準定位

4 月 22 日訊息,昨日,CNBC 報道稱,蘋果新款跟蹤器 AirTag 相比其他同類產品最大的區別是,它可以使用超過 10 億部 iPhone 作為基礎設施,提供三星、Tile 等競爭對手無法達到的服務。

本週三,蘋果宣佈 AirTag 上線,國行單件售價 229 元。使用者可以將硬幣大小的 AirTag 附加在鑰匙或揹包等貴重物品上,如果物品丟失,使用者可以在蘋果手機“Find My”查詢軟體中找到它的實時位置。

AirTag 優勢:超寬頻晶片精準定位數十億蘋果裝置聯動

AirTag 連線方式為超寬頻(Ultra Wide Band;UWB)感測器和藍芽訊號。相比與市面其他競爭產品,Tile 跟蹤器僅支援藍芽訊號,三星 SmartTag Plus 跟蹤器雖然也提供超頻寬功能,但價格比 AirTag 高 10 美元。

超寬頻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無線通訊技術,具有強抗干擾能力,能夠提供釐米級的定位精度。自 2019 年以來,iPhone 系列更新機型均配備蘋果自研 U1 超寬頻晶片(除 iPhone SE 第二代),可通過超寬頻技術實現空間感知和精準短程位置的跟蹤。

2020 年,蘋果還在 iOS 14 中推出了“近距離互動”(Nearby Interaction)框架,可以幫助搭載 U1 晶片的裝置感知彼此的距離和現對位置。這些起初支援 AirDrop(隔空投送)功能的技術,如今將為 AirTag 提供更多優勢。

最新發布的 AirTags 內建 U1 晶片,可將定位精度縮小至 10cm 左右,使用者可以在 iPhone 上通過距離資料和攝像頭距離感測器找到 AirTags。

蘋果在關於“Find My”網路服務中的安全宣告中表示:“即使 AirTag 無法連線到 Wi-Fi 或蜂窩網路,但通過使用藍芽和世界各地的數億臺 iOS、iPadOS 和 macOS 裝置,使用者也依舊可以找到丟失的物品。”“任何在“Find My”設定中啟動‘離線查詢’的 iOS、iPadOS 或 macOS 裝置都可以充當查詢裝置。”

也就是說,即便蘋果使用者從未購買過 AirTag,他們手中的 iPhone 已經成為尋找丟失物品網路中的一部分了。

風投公司 Loup Ventures 創始人吉恩・芒斯特(Gene Munster)本週表示:“AirTag 是蘋果利用其生態系統開闢新市場具有競爭優勢的一個產品案例。具體而言,AirTag 可用蘋果生態中的十億多裝置網路來幫助定位丟失物品,與其他同類產品相比,具有更好的導航和發現功能。”

AirTag 奏效基石:龐大的裝置網路

對於 AirTag 等跟蹤器產品來說,查詢網路中的裝置數量至關重要。

當前,蘋果 Find My 網路已有數十億蘋果裝置,前不久還支援 Chipelo 物品跟蹤器、VanMoof 電動自行車和 Belkin 耳機等第三方配件,致力於打造成一個“全球網路”。

然而,如果 AirTag 在沙漠中丟失,其藍芽範圍內沒有蘋果裝置,那麼它就無法連線到網路傳送訊號,使用者的“Find My”地圖也就無法更新。如果是在美國的城市中心,大約會有 42% 以上的人擁有 iPhone,使用者尋找 AirTag 將更為便利。

蘋果 CEO 庫克此前將蘋果產品戰略描述為:“Only Apple(只有蘋果)”。公司不斷構建硬體、開放軟體、運營自己的線上服務,以期望可以創造出微軟、谷歌、三星等競爭對手無法實現的功能。

雖然三星和其他主要智慧手機供應商擁有與蘋果手機類似的數量,但他們無法控制底層作業系統,使得裝置查詢等功能很難廣泛實施。

對蘋果來說,AirTag 可能是為了讓 iPhone 增加競爭優勢,以避免當前使用者轉用安卓裝置。也就是說,AirTag 不太可能成為蘋果的主要營收來源。但如果蘋果能夠更熟練地將其已有的 iPhone 等裝置作為 AirTag 的基礎設施,AirTag 將可能為該公司帶來持久優勢。

未來,iPhone 使用者群可能變得尤為重要。舉例來說,通過 iPhone 的網路使用者群,使用者可以在精靈寶可夢等 AR(增強現實)應用程式中開啟群體體驗,使用 iPhone 的位置感知功能來識別其他玩家的相對位置。iPhone 在現實世界中建立了數字體驗所需的感測器和物聯網連線,而無需新裝置的引入。目前,蘋果已在 AR 上投入了大量資金,緊密聯絡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

AirTag 安全性:FindMy 高階公鑰加密,保護使用者隱私

AirTag 也是對蘋果隱私定位的一次重大考驗。

自 2015 年以來,蘋果一直將隱私和安全作為 iPhone 的主要宣傳點。蘋果表示,iPhone 的定位系統模式是在當前裝置上處理和計算資料,而不是在蘋果伺服器中,這一分散系統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護使用者的個人隱私。

在此基礎上,蘋果聲稱,其 Find My 系統在充當查詢裝置時不會洩漏使用者位置或資料。Find My 網路可以保持位置資料的隱私性和匿名性,並且不儲存位置資料或歷史記錄。蘋果的安全宣告中表示:“Find My 建立在高階公鑰加密的基礎上。”

不過,其安全性究竟如何,還是要看市場和消費者的檢驗。

結語:入局雖晚,但 AirTag 已成強勢“黑馬”

作為消費技術領域的最大參與者,蘋果攜 AirTag 入局跟蹤器市場,必定會對該領域頭部玩家帶來強勢衝擊。

當世界各地的數億臺 iOS、iPadOS 和 macOS 裝置與 AirTag 不斷聯動後,AirTag 將爆發出巨大優勢,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和可能性。待 4 月 30 日 AirTag 正式發售後,且看跟蹤器市場變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