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花旗:比特幣正處於臨界點,或成為國際貿易首選貨幣

花旗:比特幣正處於臨界點,或成為國際貿易首選貨幣

3 月 1 日晚間訊息,據報道,花旗集團今日釋出報告稱,隨著特斯拉和 PayPal 等公司對比特幣熱情的高漲,以及各國央行也在探索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比特幣目前正處於 “臨界點”,有朝一日可能成為國際貿易的首選貨幣。

同時,花旗集團也指出,有許多風險和障礙,可能阻礙比特幣的發展。因此,比特幣的未來仍不確定。但近期的一些發展,可能會是決定性的,因為比特幣目前正處於 “主流接受”和 “投機性內爆”的臨界點

這標誌著主要金融機構在比特幣問題上的基調發生了變化。之前,許多銀行一直迴避數字資產,稱它沒有內在價值,圍繞它的炒作類似於 17 世紀的 “鬱金香狂熱”。

但比特幣在過去幾個月的瘋狂上漲,迫使華爾街重新評估這種數字加密貨幣。美國曆史最悠久的銀行 “紐約梅隆銀行”上個月表示,將為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提供託管服務。與此同時,摩根大通也表示,正在認真考慮比特幣。

比特幣和其他數字加密貨幣,波動性非常強。以比特幣為例,在觸及逾 5.8 萬美元的歷史新高僅一週多後,其價格就下跌 1 萬多美元。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上漲了 60% 以上。在過去的 12 個月裡,比特幣價格上漲了 460%

數字加密貨幣的投資者表示,比特幣的最新一輪牛市不同於前幾輪,包括 2017 年的上漲。當時,比特幣價格上漲至近 2 萬美元,但次年暴跌 80%,因為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參與進來。

最初,比特幣是為了繞過銀行和其他金融中間商,而建立的數字支付系統。後來,比特幣作為一種可以對衝不斷上升的通脹的 “數字黃金”,在主流投資者中獲得了吸引力。

花旗集團表示,比特幣在成為主流支付工具之前,必須也要克服幾個障礙

。花旗集團在報告中稱:“市場運作方式需要升級,然後才會有機構的廣泛參與。這種強化可將比特幣和數字加密貨幣,置於傳統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和規則之下。”

“但這反過來可能導致,許多最具創新精神的開發者和企業家退出這個生態系統,因為它正遠離比特幣最初的‘反體制’理念。最後,巨集觀投資環境可能會發生變化,使得對比特幣的需求變得不那麼緊迫。”

上個月,摩根大通分析師曾表示,最近熱火朝天、狂漲暴跌的比特幣,不過是一場看上去很熱鬧的 “經濟秀”罷了。疫情之下,金融業和科技巨頭的競爭與合作,以及金融科技的發展才是真正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