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自動駕駛能否取代司機,滴滴:人可以做到的,機器不一定能

自動駕駛能否取代司機,滴滴:人可以做到的,機器不一定能

1 月 29 日晚間訊息,在今日的極客公園 · 創新大會 2021 上,滴滴自動駕駛公司營運長孟醒談及自動駕駛全面普及背景下司機的就業問題相關話題時,他表示首先司機不光是一個操縱車的機器,還能做很多的工作,會根據環境的變化而做出不同的決策。

“所以人類提供的不光是一個白手控制方向盤,白腳踩油門或者剎車的動作,而是提供的這個動作背後的思考和溫度。”

自動駕駛的普及,也會產生一些新的職業。例如自動駕駛系統本身相當於一個沒有開過車的小孩,一開始是一片空白,也需要老師、培訓師或者班主任為他做行為做歸屬。因此未來人類就會成為他們的班主任,人類逐步會把自己的經驗和能力交給他,與此同時會產生很多新的職業者,如標註人員、安全駕駛測試人員,遠端監管的服務人員等。

除此以外,網約車司機的功能不僅僅是駕駛,當車沒有電了或者車需要清洗時,依靠自動駕駛技術是不能解決的。隨著自動駕駛的普及,司機只是變換了職業身份,未來還會隨之衍生出很多需要人去完成的新職業。

孟醒認為,即便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但有些場景可能永遠都不能由自動駕駛技術完全解決。“今天的技術演變並不是在完全模仿人類大腦進化,從第一性原理上而言,並沒有辦法確定說今天機器能做的東西,通過算力演算法的提升就一定能達到與人一樣的標準。從而可以應對世界上隨機發生各種各樣的情況。總言之,今天人可以做到,機器不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