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面試常問到的MySQL、ES、HBASE是如何提高效能,看這一篇就夠了!

面試常問到的MySQL、ES、HBASE是如何提高效能,看這一篇就夠了!

前言

想必,每個程式設計師都想完成一次快速的查詢吧,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如何實現的。 大多數網際網路應用場景都是讀多寫少,業務邏輯更多分佈在寫上。對讀的要求大概就是要快。那麼都有什麼原因會導致我們完成一次出色的慢查詢呢?

一、MySQL查詢慢是什麼體驗?

1.索引

在資料量不是很大時,大多慢查詢可以用索引解決,大多慢查詢也因為索引不合理而產生。

MySQL 索引基於 B+ 樹,這句話相信面試都背爛了,接著就可以問最左字首索引、 B+ 樹和各種樹了。

說到最左字首,實際就是組合索引的使用規則,使用合理組合索引可以有效的提高查詢速度,為什麼呢?

因為索引下推。如果查詢條件包含在了組合索引中,比如存在組合索引(a,b),查詢到滿足 a 的記錄後會直接在索引內部判斷 b 是否滿足,減少回表次數。同時,如果查詢的列恰好包含在組合索引中,即為覆蓋索引,無需回表。索引規則估計都知道,實際開發中也會建立和使用。問題可能更多的是:為什麼建了索引還慢?

2.什麼原因導致索引失效

建了索引還慢,多半是索引失效(未使用),可用 explain 分析。索引失效常見原因有 :

where 中使用 != 或 <> 或 or 或表示式或函式(左側)

like 語句 % 開頭

字串未加’’

索引欄位區分度過低,如性別

未匹配最左字首

(一張嘴就知道老面試題了) 為什麼這些做法會導致失效,成熟的 MySQL 也有自己的想法。

3.這些原因為什麼導致索引失效

如果要 MySQL 給一個理由,還是那棵 B+ 樹。

函式操作

當在 查詢 where = 左側使用表示式或函式時,如欄位 A 為字串型且有索引, 有 where length(a) = 6查詢,這時傳遞一個 6 到 A 的索引樹,不難想象在樹的第一層就迷路了。

隱式轉換

隱式型別轉換和隱式字元編碼轉換也會導致這個問題。

隱式型別轉換對於 JOOQ 這種框架來說一般倒不會出現。

隱式字元編碼轉換在連表查詢時倒可能出現,即連表字段的型別相同但字元編碼不同。

破壞了有序性

至於 Like 語句 % 開頭、字串未加 ’’ 原因基本一致,MySQL 認為對索引欄位的操作可能會破壞索引有序性就機智的優化掉了。

不過,對於如性別這種區分度過低的欄位,索引失效就不是因為這個原因。

4.性別欄位為什麼不要加索引

為什麼索引區分度低的欄位不要加索引。盲猜效率低,效率的確低,有時甚至會等於沒加。

對於非聚簇索引,是要回表的。假如有 100 條資料,在 sex 欄位建立索引,掃描到 51 個 male,需要再回表掃描 51 行。還不如直接來一次全表掃描呢。

所以,InnoDB 引擎對於這種場景就會放棄使用索引,至於區分度多低多少會放棄,大致是某型別的資料佔到總的 30% 左右時,就會放棄使用該欄位的索引,有興趣可以試一下。

5.有什麼好用且簡單的索引方法

前面說到大多慢查詢都源於索引,怎麼建立並用好索引。這裡有一些簡單的規則。

索引下推:性別欄位不適合建索引,但確實存在查詢場景怎麼辦?如果是多條件查詢,可以建立聯合索引利用該特性優化。

覆蓋索引:也是聯合索引,查詢需要的資訊在索引裡已經包含了,就不會再回表了。

字首索引:對於字串,可以只在前 N 位新增索引,避免不必要的開支。假如的確需要如關鍵字查詢,那交給更合適的如 ES 或許更好。

不要對索引欄位做函式操作

對於確定的、寫多讀少的表或者頻繁更新的欄位都應該考慮索引的維護成本。

6.如何評價 MySQL 選錯了索引

有時,建立了猛一看挺正確的索引,但事情卻沒按計劃發展。就像“為啥 XXX 有索引,根據它查詢還是慢查詢”。

此刻沒準要自信點:我的程式碼不可能有 BUG,肯定是 MySQL 出了問題。MySQL 的確可能有點問題。

這種情況常見於建了一大堆索引,查詢條件一大堆。沒使用你想讓它用的那一個,而是選了個區分度低的,導致過多的掃描。造成的原因基本有兩個:

資訊統計不準確:可以使用 analyze table x重新分析。

優化器誤判:可以 force index強制指定。或修改語句引導優化器,增加或刪除索引繞過。

但根據我淺薄的經驗來看,更可能是因為你建了些沒必要的索引導致的。不會真有人以為 MySQL 沒自己機靈吧?

除了上面這些索引原因外,還有下面這些不常見或者說不好判斷的原因存在。

7.等MDL鎖

在 MySQL 5.5 版本中引入了 MDL,對一個表做 CRUD 操作時,自動加 MDL 讀鎖;對錶結構做變更時,加 MDL 寫鎖。讀寫鎖、寫鎖間互斥。

當某語句拿 MDL 寫鎖就會阻塞 MDL 讀鎖,可以使用show processlist命令檢視處於Waiting for table metadata lock狀態的語句。

8.等 flush

flush 很快,大多是因為 flush 命令被別的語句堵住,它又堵住了 select 。通過show processlist命令檢視時會發現處於Waiting for table flush狀態。

9.等行鎖

某事物持有寫鎖未提交。

10.當前讀

InnoDB 預設級別是可重複讀。設想一個場景:事物 A 開始事務,事務 B 也開始執行大量更新。B 率先提交, A 是當前讀,就要依次執行 undo log ,直到找到事務 B 開始前的值。

11.大表場景

在未二次開發的 MYSQL 中,上億的表肯定算大表,這種情況即使在索引、查詢層面做到了較好實現,面對頻繁聚合操作也可能會出現 IO 或 CPU 瓶頸,即使是單純查詢,效率也會下降。

且 Innodb 每個 B+ 樹節點儲存容量是 16 KB,理論上可儲存 2kw 行左右,這時樹高為3層。我們知道,innodb_buffer_pool 用來快取表及索引,如果索引資料較大,快取命中率就堪憂,同時 innodb_buffer_pool 採用 LRU 演算法進行頁面淘汰,如果資料量過大,對老或非熱點資料的查詢可能就會把熱點資料給擠出去。

所以對於大表常見優化即是分庫分表和讀寫分離了。

12.分庫分表

方案

是分庫還是分表呢?這要具體分析。

如果磁碟或網路有 IO 瓶頸,那就要分庫和垂直分表。

如果是 CPU 瓶頸,即查詢效率偏低,水平分表。

水平即切分資料,分散原有資料到更多的庫表中。

垂直即按照業務對庫,按欄位對錶切分。

工具方面有 sharding-sphere、TDDL、Mycat。動起手來需要先評估分庫、表數,制定分片規則選 key,再開發和資料遷移,還要考慮擴容問題。

問題

實際執行中,寫問題不大,主要問題在於唯一 ID 生成、非 partition key 查詢、擴容。

唯一 ID 方法很多,DB 自增、Snowflake、號段、一大波GUID演算法等。

非 partition key 查詢常用對映法解決,對映表用到覆蓋索引的話還是很快的。或者可以和其他 DB 組合。

擴容要根據分片時的策略確定,範圍分片的話就很簡單,而隨機取模分片就要遷移資料了。也可以用範圍 + 取模的模式分片,先取模再範圍,可以避免一定程度的資料遷移。

當然,如果分庫還會面臨事務一致性和跨庫 join 等問題。

13.讀寫分離

為什麼要讀寫分離

分錶針對大表解決 CPU 瓶頸,分庫解決 IO 瓶頸,二者將儲存壓力解決了。但查詢還不一定。

如果落到 DB 的 QPS 還是很高,且讀遠大於寫,就可以考慮讀寫分離,基於主從模式將讀的壓力分攤,避免單機負載過高,同時也保證了高可用,實現了負載均衡。

問題

主要問題有過期讀和分配機制。

過期讀,也就是主從延時問題,這個對於。

分配機制,是走主還是從庫。可以直接程式碼中根據語句型別切換或者使用中介軟體。

14.小結

以上列舉了 MySQL 常見慢查詢原因和處理方法,介紹了應對較大資料場景的常用方法。

分庫分表和讀寫分離是針對大資料或併發場景的,同時也為了提高系統的穩定和拓展性。但也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最適合這麼解決。

二、如何評價 ElasticSearch

1.可以幹什麼

ES 是基於 Lucene 的近實時分散式搜尋引擎。使用場景有全文搜尋、NoSQL Json 文件資料庫、監控日誌、資料採集分析等。

對非資料開發來說,常用的應該就是全文檢索和日誌了。ES 的使用中,常和 Logstash, Kibana 結合,也成為 ELK 。先來瞧瞧日誌怎麼用的。

下面是我司日誌系統某檢索操作:開啟 Kibana 在 Discover 頁面輸入格式如 “xxx” 查詢。

該操作可以在 Dev Tools 的控制檯替換為:

GET yourIndex/_search  
{    
 "from" : 0, "size" : 10,  
 "query" : {  
        "match_phrase" : {  
            "log" : "xxx"       
        }  
    }  
}  

什麼意思?Discover 中加上 “” 和 console 中的 match_phrase 都代表這是一個短語匹配,意味著只保留那些包含全部搜尋詞項,且位置與搜尋詞項相同的文件。

2.ES 的結構

在 ES 7.0 之前儲存結構是 Index -> Type -> Document,按 MySQL 對比就是 database - table - id(實際這種對比不那麼合理)。7.0 之後 Type 被廢棄了,就暫把 index 當做 table 吧。

在 Dev Tools 的 Console 可以通過以下命令檢視一些基本資訊。也可以替換為 crul 命令。

GET /_cat/health?v&pretty:檢視叢集健康狀態 GET /_cat/shards?v :檢視分片狀態 GET yourindex/_mapping :index mapping結構 GET yourindex/_settings :index setting結構 GET /_cat/indices?v :檢視當前節點所有索引資訊 重點是 mapping 和 setting ,mapping 可以理解為 MySQL 中表的結構定義,setting 負責控制如分片數量、副本數量。

以下是截取了某日誌 index 下的部分 mapping 結構,ES 對字串型別會預設定義成 text ,同時為它定義一個叫做 keyword 的子欄位。這兩的區別是:text 型別會進行分詞, keyword 型別不會進行分詞。

"******": {  
    "mappings": {  
      "doc": {  
        "properties": {  
          "appname": {  
            "type": "text",  
            "fields": {  
              "keyword": {  
                "type": "keyword",  
                "ignore_above": 256  
              }  
            }  

3.ES 查詢為什麼快?

分詞是什麼意思?看完 ES 的索引原理你就 get 了。

ES 基於倒排索引。嘛意思?傳統索引一般是以文件 ID 作索引,以內容作為記錄。倒排索引相反,根據已有屬性值,去找到相應的行所在的位置,也就是將單詞或內容作為索引,將文件 ID 作為記錄。

下圖是 ES 倒排索引的示意圖,由 Term index,Team Dictionary 和 Posting List 組成。

圖中的 Ada、Sara 被稱作 term,其實就是分詞後的詞了。如果把圖中的 Term Index 去掉,是不是有點像 MySQL 了?Term Dictionary 就像二級索引,但 MySQL 是儲存在磁碟上的,檢索一個 term 需要若干次的 random access 磁碟操作。

而 ES 在 Term Dictionary 基礎上多了層 Term Index ,它以 FST 形式儲存在記憶體中,儲存著 term 的字首,藉此可以快速的定位到 Term dictionary 的本 term 的 offset 。而且 FST 形式和 Term dictionary 的 block 儲存方式都很節省記憶體和磁碟空間。

到這就知道為啥快了,就是因為有了記憶體中的 Term Index , 它為 term 的索引 Term Dictionary 又做了一層索引。

不過,也不是說 ES 什麼查詢都比 MySQL 快。檢索大致分為兩類。

4.分詞後檢索

ES 的索引儲存的就是分詞排序後的結果。比如圖中的 Ada,在 MySQL 中 %da% 就掃全表了,但對 ES 來說可以快速定位

5.精確檢索

該情況其實相差是不大的,因為 Term Index 的優勢沒了,卻還要藉此找到在 term dictionary 中的位置。也許由於 MySQL 覆蓋索引無需回表會更快一點。

6.什麼時候用 ES

如前所述,對於業務中的查詢場景什麼時候適合使用 ES ?我覺得有兩種。

7.全文檢索

在 MySQL 中字串型別根據關鍵字模糊查詢就是一場災難,對 ES 來說卻是小菜一碟。具體場景,比如訊息表對訊息內容的模糊查詢,即聊天記錄查詢。

但要注意,如果需要的是類似廣大搜索引擎的關鍵字查詢而非日誌的短語匹配查詢,就需要對中文進行分詞處理,最廣泛使用的是 ik 。Ik 分詞器的安裝這裡不再細說。

什麼意思呢?

分詞

開頭對日誌的查詢,鍵入 “我可真是個機靈鬼” 時,只會得到完全匹配的資訊。

而倘若去掉 “”,又會得到按照 “我”、“可”,“真”….分詞匹配到的所有資訊,這明顯會返回很多資訊,也是不符合中文語義的。實際期望的分詞效果大概是“我”、“可”、“真是”,“機靈鬼”,之後再按照這種分詞結果去匹配查詢。

這是 ES 預設的分詞策略對中文的支援不友善導致的,按照英語單詞字母來了,可英語單詞間是帶有空格的。這也是不少國外軟體中文搜尋效果不 nice 的原因之一。

對於該問題,你可以在 console 使用下方命令,測試當前 index 的分詞效果。

POST yourindex/_analyze  
 {  
   "field":"yourfield",  
   "text":"我可真棒"   
}  

8.組合查詢

如果資料量夠大,表字段又夠多。把所有欄位資訊丟到 ES 裡建立索引是不合理的。使用 MySQL 的話那就只能按前文提到的分庫分表、讀寫分離來了。何不組合下。

9.ES + MySQL

將要參與查詢的欄位資訊加上 id,放入 ES,做好分詞。將全量資訊放入 MySQL,通過 id 快速檢索。

10.ES + HBASE

如果要省去分庫分表什麼的,或許可以拋棄 MySQL ,選擇分散式資料庫,比如 HBASE , 對於這種 NOSQL 來說,儲存能力海量,擴容 easy ,根據 rowkey 查詢也很快。

以上思路都是經典的索引與資料儲存隔離的方案了。

當然,攤子越大越容易出事,也會面臨更多的問題。使用 ES 作索引層,資料同步、時序性、mapping 設計、高可用等都需要考慮。

畢竟和單純做日誌系統對比,日誌可以等待,使用者不能。

11.小結

本節簡單介紹了 ES 為啥快,和這個快能用在哪。現在你可以開啟 Kibana 的控制檯試一試了。

如果想在 Java 專案中接入的話,有 SpringBoot 加持,在 ES 環境 OK 的前提下,完全是開箱即用,就差一個依賴了。基本的 CRUD 支援都是完全 OK 的。

三、HBASE

1.儲存結構

關係型資料庫如 MySQL 是按行來的。

HBASE 是按列的(實際是列族)。列式儲存上表就會變成:

下圖是一個 HBASE 實際的表模型結構。

Row key 是主鍵,按照字典序排序。TimeStamp 是版本號。info 和 area 都是列簇(column Family),列簇將表進行橫向切割。name、age 叫做列,屬於某一個列簇,可進行動態新增。Cell 是具體的 Value 。

2.OLTP 和 OLAP

資料處理大致可分成兩大類:聯機事務處理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聯機分析處理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OLTP是傳統的關係型資料庫的主要應用,主要是基本的、日常的事務處理。

OLAP是資料倉庫系統的主要應用,支援複雜分析,側重決策支援,提供直觀易懂的查詢結果。

面向列的適合做 OLAP,面向行的適用於聯機事務處理(OLTP)。不過 HBASE 並不是 OLAP ,他沒有 transaction,實際上也是面向 CF 的。一般也沒多少人用 HBASE 做 OLAP 。

3.RowKey

HBASE 表設計的好不好,就看 RowKey 設計。這是因為 HBASE 只支援三種查詢方式

1、基於 Rowkey 的單行查詢

2、基於 Rowkey 的範圍掃描

3、全表掃描

可見 HBASE 並不支援複雜查詢。

4.使用場景

HBASE 並非適用於實時快速查詢。它更適合寫密集型場景,它擁用快速寫入能力,而查詢對於單條或小面積查詢是 OK 的,當然也只能根據 rowkey。但它的效能和可靠性非常高,不存在單點故障。

總結

個人覺得軟體開發是循序漸進的,技術服務於專案,合適比新穎複雜更重要。

如何完成一次快速的查詢?最該做的還是先找找自己的 Bug,解決了當前問題再創造新問題。

本文列舉到的部分方案對於具體實現大多一筆帶過,實際無論是 MySQL 的分表還是 ES 的業務融合都會面臨很多細節和困難的問題,搞工程的總要絕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