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自己記錄] 如何閱讀一篇論文

[自己記錄] 如何閱讀一篇論文

如何閱讀一篇論文

Date: 2020.09.18


最近兩天在看如何閱讀好一篇論文。四處蒐集資料現在也自己有了一些想法。我為什麼要去思考這個問題?因為我想從一篇論文中收穫更多,把一篇論文理解更透徹,知道作者的提出解決方案的思路。除此以外知道還可以做些什麼,創新。我重新整理了回答並精煉了一下。

第一個就是沈向陽:讀論文的三個層次

“或許你永遠不知道你以前讀過的書能在什麼時候能夠派上用場,但請保持閱讀,因為閱讀的過程也是在你大腦中建立認知的過程。”

讀論文時提取中心思想就像“從針眼裡邊吸出一頭駱駝”。

如何閱讀

有的論文寫的不好,但是我也的確需要讀,因為沒的選擇。另外就是閱讀和寫作之間的脫節。按著香儂資訊理論的理論,論文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橋樑,是編碼和解碼的過程。真正的閱讀超過了編碼解碼的過程,更多的它是一個反覆理解的過程。作者的意圖被讀者解釋成能夠理解的片段,在讀者腦中重組。

閱讀就是理解。

閱讀就是閱讀理解,反覆閱讀並在腦中理解。這裡也有三個不同的層次。

深度閱讀就是深度理解。淺顯閱讀就是淺顯理解。

快速閱讀

一個小的技巧是讀圖和表。明白圖和表的內容就能明白文章的8-9成。

快遞閱讀應當關注標題+摘要+引言。判斷是否值得閱讀以及能收穫什麼

摘要

讀完摘要之後你應該知道大概做了什麼事情,之後反問自己:為什麼要讀這個論文?

題目

只能花費更多時間去思考讀懂作者意圖。

仔細閱讀

心態必須是批判和創造的。精讀一篇論文必須要對論文進行否定以及質疑和挑毛病。當對論文有了足夠了解後,就要想論文可以用來幹什麼。

首先抱著評判性閱讀,對自己說“這論文可能有問題,我要找出來其中的問題”。帶著質疑的心態問問題:

  1. 作者解決了什麼問題?
  2. 論文是否正確、真的解決了?
  3. 文中方法是否有侷限性?
  4. 如果作者沒有解決那麼我可以做些什麼?
  5. 我能做的比論文更加簡單嗎?

批判性閱讀可能非常難,也可能佔用你很多的時間,你可能在讀的過程中被卡住,但不要驚慌失措,要堅持下去!多找一些背景知識閱讀,多做筆記,多在網上搜索相關論文,然後再次通讀所卡殼的論文,並試著把它與其他論文相聯絡起來,如此堅持下去,定能渡過難關。另一個建議是,找熟悉這方面工作的人幫忙,讓他們解釋你遇到的難點。

遇到問題找人幫助也很困難。能想到的一切的人。

創造性閱讀

當讀一個論文已經有了好的想法以後,我需要改進,從而進入創造性思維。現在我需要積極思考。這時問自己:

  1. 在論文中還有哪些點作者沒有想到?
  2. 如果我現在做這個研究,我還能做些什麼?

創造性閱讀需要把所有把當前文章和所有已知的其他文章聯絡起來,這需要3-5個月時間。如果真的理解自己讀的論文了,就寫個摘要或oral吧。我覺得寫部落格也可以。因為這個過程我才能真的理解 文章的含義。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關於論文閱讀有哪些問題可以“問自己”,上面這張圖片是一個總結,圖片的上半部分是比較客觀的問題,包括論文的核心觀點是什麼?主要的侷限性是什麼?程式碼和資料是不是可得的?論文的貢獻是否有意義?論文中的實驗是否足夠好?

圖片的下半部分是比較主觀的問題,包括我錯過了什麼相關論文麼?這對我的工作有何幫助麼?這是一篇值得關注的論文麼?這個研究領域的領頭人是誰呢?其他的人對這篇論文有何看法呢?如果有機會見到作者,我應該問作者什麼問題?當你在閱讀論文的時候如果能回答出上面列出的問題,我相信你會對你所讀論文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最後,希望你注意。我最想強調的是要養成寫小總結的習慣,最好能做報告,這樣真的能夠增加你對所讀論文的理解。

或許你永遠不知道你以前讀過的書能在什麼時候能夠派上用場,但是請保持閱讀,因為閱讀的過程也是在你大腦中建立認知的過程

第二個閱讀方法

知乎上的一個1300贊回答。

為什麼要閱讀文獻

不閱讀就像閉門造車,不如多去閱讀文獻。想有成績只能去讀文獻,尤其是國外的。

文獻的閱讀來源

A 文獻資料庫和專業資料庫:重要的資料庫如IEEE,以及Science 和Nature。Science和Nature可以給你相同的思路。

B 專利: 讀專利正文了解作者思路,讀權力要求書可以找到未覆蓋的漏洞。

C 研究方向有關的機構:頂尖的group,還有他們的homepage。

E 上網找資源:看隨便的最新資訊。

F 中文綜述後邊的英文參考文獻: 用回顧的方法找到問題的起源,通過不停的查詢參考文獻的參考文獻。自己的想法就有了。**看文獻,最重要,最有權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麼,就是你查詢的文獻的文獻。**在被引用的參考文獻中被引用的越多越重要。

如何查詢閱讀文獻

這裡針對是否已經確定了研究的課題進行劃分。

課題未定

在一些書上的成熟觀點在論文裡會被寫成“推理”,返回原始論文,會發現許多實驗都是在條件不夠的情況下的初步探索。對於這樣的問題可以用現在最新的技術驗證。這時會有兩種結果,符合。不符,那這就是找到了一個研究方向。

另一個辦法就是對自己所作方向的現狀研究清楚,現有程度如何以及還有什麼關鍵問題待解決。這對於找題目尤其重要。

課題已定

首先找權威領域人士撰寫綜述文章閱讀;

其次泛讀摘要,挑選最相關的精讀,同時做好筆記因為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收穫;

再次就是對不同的需要針對論文進行跳讀和泛讀。

從一些和專業領域有關但是有距離的領域獲取靈感。

查詢資源的範圍:

  1. 最近5年的中文圖書;
  2. 最近3年的中文期刊綜述,同時瞭解國外研究者有誰;
  3. 外文文獻和綜述。

在讀文章的過程中需要做好筆記,複製貼上一些進word就可以

如何閱讀文獻:

看文章時作筆記

針對不同內容做摘錄,如進展、研究方法、研究結果。除此之外可以加上自己的見解。

總結過去做過什麼做到心中有數

現在進展到什麼程度做到知己知彼;發現別人優點和不足;

預測將來的熱點和發展方向方向做到準確出擊,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標

勤思考

瞭解別人做了什麼,什麼沒做。用圖表的方式把作者的邏輯畫出來,抱著挑剔的心態去想。

看文章重點是抓思路,學習別人的思路,即是技術突破口在那裡,為什麼人家想到了這個東西?

多與人交流

牛人對外行不保守。

比較閱讀

觀點相反的論文可以參照著讀,比較一下可以發現自己的差距;

很多一稿兩投,主題都一樣但是稍稍改變就成了兩個論文,這樣的文章是最好的,可以發現很多本質的資訊。作者所在研究隊伍對於資料的不同的看法思路的變化,甚至真正隱藏的方法

研究要善於對比和發現。每個論文都會略去一些細節,相思的論文使用相同的資料互相之間可以拼湊出完整的思路。

單篇文章閱讀順序和側重

  1. 摘要 引文 -研究背景
  2. 圖表-資料和解釋
  3. 討論-圖表和結論聯絡起來看是否恰當
  4. 結果-資料如何得到的,如何分析
  5. 材料和方法-詳細閱讀實驗過程和方法,看怎麼做的
  6. 討論和結果-從已知的如何解釋現在的新獲得的結果

自己熟悉的領域:細看摘要,粗讀前沿,看結果中圖表,最後看自己感興趣部分。如果很有意義這時通讀全文。儘量去了解作者的思路學習他們的分析方法,最後學習寫作技巧和寫作語言方式。

文獻追蹤的重要性

預防撞車進行調整。密切關注領域的最新東西,同時有關文章要勤跟蹤,參考國外文章揚長避短。

已定課題實施

  1. 得到一個大方向;
  2. 查詢有關中文綜述,看國內和國外單位有哪些在做有關內容;
  3. 查外文綜述比較一下,外文綜述詳細一點;
  4. 查詢關鍵文獻;
  5. 重新檢閱相關全文,注意研究方法、技術路線、討論中存在的問題。
  6. 本人資金技術能力範圍內可以做什麼,怎麼做?
  7. 進一步縮小範圍,有一個框架圖;
  8. 根據框架圖繼續查閱外文原文以驗明細節。

實驗思路永遠要走在實驗之前,凡事想好再作,一定沒錯!

實驗方案和實驗細節方面要多下工夫。用自己能用的最成熟技術。對於沒做過的,一定吃透原理在下手。如果有困難大家多方合作。需要就請教專家。

參考文獻

  1.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5-28/doc-iirczymk4055463.shtml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08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