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OK“暴雷”:不是你的私鑰,不是你的幣

OK“暴雷”:不是你的私鑰,不是你的幣

(圖片來源於網路)

1

暴雷

16號中午時分,很多人還沒吃午飯就先吃了個雷。“三大”數字貨幣交易所之一的OKEx官方公告稱,所謂“私鑰負責人”配合警方調查失聯了,所以抱歉,暫停提幣。公告沒有給出恢復的具體期限。行業炸了。有說是OKEx創始人徐明星,已經被帶走調查一週了,有說是自營OTC涉嫌洗錢的,有說是去年上市買殼資金涉及黑錢的,有說給反華資金提供洗錢通道的,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不管真正的理由是什麼,幣是真的提不了了。

各種數字資產集體跳水。從12點到12:30的半小時內,比特幣速跌超過2.5%,交易所平臺幣、各類山寨幣和DeFi幣紛紛暴跌5%至10%不等。不過和其他山寨幣跌下去起不來不同的是,比特幣迅速反彈,一小時左右跌幅即大幅收窄,日內跌幅收窄到1%以內。

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幣不僅在頭30分鐘短暫恐慌性下跌之後迅速反彈,而且快速上漲,不僅收復了失地,而且快速拉昇至最高超過10%的漲幅,最終回穩後日內漲幅穩在約4%左右。這個幣就是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節前9月底剛剛發的UNI代幣。

在一片下跌之中,UNI的強勢上漲顯得鶴立雞群。

2

私鑰

有國外網友發推:Not your key, not your coin. 翻譯過來就是說,不是你的私鑰,就不是你的幣。

很多炒幣的朋友、投資加密貨幣的朋友都不習慣、不想學習區塊鏈的私鑰管理,而是習慣於網際網路體驗和使用習慣,把幣放在中心化交易所的託管式錢包裡。

從2014年被網友戲稱“門頭溝”的著名交易所Mt. Gox暴雷、85萬枚比特幣被盜以來,各種大大小小的中心化交易所暴雷、跑路的事件就從來沒停止過。單說近些年比較大的暴雷事件就有:2017年5月幣安交易所被盜7000個比特幣;2019年2月加拿大交易所QuadrigaCX的創始人在蜜月旅行途中突然宣佈死亡,私鑰密碼無人知曉,損失過億美元;2020年10月,美國監管部門起訴合約交易所BitMEX的核心高管,導致平臺使用者恐慌性提幣,高管紛紛離職,平臺一時危機四起。

放在中心化交易所託管的幣,是在交易所掌握的私鑰的控制之下。如果交易所暴雷了,那麼幣可能就損失了。

只有真正在鏈上的、由自己掌握私鑰的比特幣,才是安全的、真正屬於你的比特幣。

3

反脆弱

“由於自1990年代以來所有那些失敗的公司的緣故,很多人自動地把電子貨幣看作是註定不會成功的事情。我希望,很明顯,僅僅是因為那些系統的中心化控制的本質讓他們註定失敗。我認為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去中心化、基於非信任的系統。”

——中本聰,2009年2月15日,部落格回覆

在黑天鵝沒有出現的時候,很多人根本感受不到作為比特幣核心價值主張的“去中心化”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有時候,反而是諸如“效能低”、“使用不便”成為被宣傳最多的資訊。因為宣傳這些的人,背後的意圖正是在於藉機推銷自己的過度包裝的專案,用自己零成本發行的專案代幣從投資者手中換走他們真金白銀的比特幣。

寫了《黑天鵝》的塔勒布還寫了另外一本書叫做《反脆弱》。一個貨幣系統,作為價值儲存的工具,最重要的不是時尚、炫目,而是在黑天鵝出現的時候,能夠有足夠堅韌的抗打擊能力,泰山壓頂而不改色,是為反脆弱性。

在數字貨幣的賽道上,剩者為王。誰能活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

4

認知

每一次中心化系統的暴雷,都會對整個行業、對全體幣民進行一次“去中心化”的科普再教育。再多的苦口婆心、再有理有據的技術講解,都不如讓一個人瞬間損失幾萬、幾十萬來的刻骨銘心。交學費,才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殘酷,而有效。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UNI一個小時的暴跌接暴漲,就給很多人上了生動的一課。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Decentralized EXchange),具體的說,擁有演算法自動做市機制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代表了行業的未來。

反思一下自己的認知水平:從壞訊息出來,市場開始恐慌性暴跌開始,你用了多長時間才意識到這個壞訊息對Uniswap是利好?你擺脫人云亦云的市場恐慌情緒,逆向獨立思考並得出這個結論,是領先於市場還是落後於市場?還是你壓根沒有想到這一點?

如果你能先於市場得出逆向的結論,你就能發現交易獲利的機會。(提醒:UNI目前整體處於DeFi退潮下行通道,切勿盲目投資!)

認知水平,決定了一個人能掙什麼錢。

5

天道

把人群按照加密貨幣的參與情況不同劃分成三個圈層:最內圈是自己掌握私鑰、掌握自己的資產的。中間一圈是買幣或炒幣,但是不掌握私鑰和區塊鏈技能,也就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資產的。最外面是根本還沒有嘗試或擁有數字貨幣的。

如果數字貨幣這個行業是有前途的,那麼一定是最內圈的人贏得未來,中間一圈的人盈虧兩分,而最外面的人不斷損失。這裡的盈虧指的並不是他們手中的符號貨幣的數量,而是這些貨幣所吸收的價值量。價值不斷從外向內流動的大勢,成就了堅定不移地站在最內圈的人。在流動過程中經過中間一圈,這些人用對等風險博取回報,投機的結果是盈虧同源、輸贏無定。最外面的人執迷不悟,看不懂或者看不起歷史的潮流,堅定持有不斷貶值的資產,成為本輪數字價值革命浪潮中最大的輸家。

站對了位置,就贏了一半。就像過去20年投身網際網路行業,不管幹什麼,大概率都比站到其他地方混的好。

至於另一半,則取決於策略。選擇什麼資產,以及參與的方式方法。選擇了反脆弱的資產,比如比特幣,則有大概率笑到最後。一不小心選擇了沒有消除中心化,仍然存在很多中心化控制和中心化風險的山寨幣種,則很有可能遭遇各種花式割韭菜、暴雷、跑路而損失慘重。

敬畏市場。

小心你的選擇。

(公眾號:劉教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