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ArcGIS基礎學習筆記之空間資料Geodatabase資料庫

ArcGIS基礎學習筆記之空間資料Geodatabase資料庫

1. Geodatabase介紹

  • 地理資料庫Geodatabase是面向物件的地理資料模型。。Geodatabase是按照成層次型的資料物件來組織地理資料的。這些資料物件包括物件類(0bjects)、要素類(FeatureClass)和要素資料集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1.1資料物件

  • 要素資料集是儲存要素類的集合。
  • 同類空間要素的集合即為要素類,如河流、道路、植被、用地和電纜等。要素類之間可以獨立存在,也可具有某種關係。當不同的要素類之間存在關係時,我們將其組織到一個要素資料集中。建立了要素集後,就可以在其中建立各種要素類。
  • 建立一個要素類可以在要素資料集中建立,也可以獨立建立。但在獨立建立時,必須要定義其投影座標。在要素資料集中建立一個要素類,可以選擇建立一個儲存簡單要素(點、線、面)組成的要素類,也可以選擇要素類將儲存註記要素、網路要素和維要素等定製物件。
  • 在Geodatabase中,表可以儲存非空間物件、空間物件和關係。儲存非空間物件的表稱為物件類,它有一個表示子類的特殊欄位;儲存空間物件的表稱為特徵類;儲存關係的表稱為關係表。

1.2向Geodatabase載入資料

  • 地理資料庫中支援Shapefile、Coverage、INFO表和dBASE表,如果已有資料不是上述幾種格式,可以用ArcToolbox中的工具進行資料格式的轉換,再載入到地理資料庫中。

1.3屬性域操作

  • 對於要素和表可以設定一些規則來進行限制。
    對屬性的約束稱為屬性域。例如,可以對某數值屬性設定一個限制範圍,即設定一個變化域。超過這個範圍或是域的值都被視為是不合格的。

1.4子型別操作

  • 物件(或特徵)可以有一個稱為子類的特殊屬性。子類用於物件的主要分組,通過子類,就可以表達相似的物件(或特徵)間的差異,而無需建立很多物件(或特徵)類。
    子類是特徵類(或物件類)中特徵(或物件)的次一級分類。簡單地講,子型別是根據要素類的屬性值將要素劃分為更小的分類。

1.5註釋類

  • 註釋類是用於儲存文字資訊的專門要素類,與標註不同。註釋類是作為單獨要素類儲存在Geodatabase中。這樣以要素儲存就可以隨時將這些文字資訊新增到地圖當中,而且作為獨立要素,不會影響其他要素。
  • 註釋類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連線要素的註釋類。
    一種是非連線要素的註釋類。

1.6幾何網路

  • 幾何網路由要素構成。這些要素被限制存在於網路內,作為網路要素(Network Feature)。地理資料庫自動對幾何網路中網路要素間的拓撲關係進行維護。網路的連通性是以幾何一致性為基礎,因此稱為幾何網路。
  • 一個幾何網路有一個對應的邏輯網路。幾何網路實際上是一組組成網路的要素類;邏輯網路是網路連通性的物理描述。邏輯網路中的每個元素(element)都與幾何網路中的一個要素關聯。

1.7拓撲

  • **拓撲表達的是物件之間相鄰、包含和關聯等空間關係。**建立拓撲關係可以是地理資料庫能更真實的表示地理要素,更完美的表達現實世界的地理現象。建立拓撲的優勢在於:
    根據拓撲關係,不需要利用座標或距離,就可以確定一種空間實體相對於另一種空間實體的位置關係。
    拓撲關係能更清楚地反映實體之間的邏輯結果關係,它比幾何資料有更大的穩定性,不隨地圖投影的變化而變化。

1.8關係類

  • 現實世界中的物件與資料庫中的物件通常存在特殊的聯絡。在地理資料庫中,這種聯絡稱為關係。關係可以存在於空間物件之間(要素類中的要素),非空間物件之間(表中的行),或空間與非空間物件之間。在地理資料庫中,空間物件儲存在要素類中,非空間物件儲存在表中,而關係儲存在關係類中。一般來說,關係的相關度包括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和多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