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FSD: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卻被美國《消費者報告》爆錘

FSD: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卻被美國《消費者報告》爆錘

(原標題:美國《消費者報告》爆錘 FSD,特斯拉理虧嗎?)

導語:特斯拉把每個人都拉進了試驗場?

雷鋒網按,本文翻譯自https://www.forbes.com/sites/lanceeliot/2020/09/08/consumer-reports-unmasks-teslas-full-self-driving-mystique-heres-the-upshot/#24e6cf0f1350

對於特斯拉,美國《消費者報告》可從來都是不偏不倚,該誇的時候從不吝嗇讚美之詞,該貶的時候又會直指問題核心。

九月月初,《消費者報告》公佈了眾人期待已久的特斯拉 FSD 功能評價。顯然,頂著獨立客觀第三方光環的《消費者報告》對馬斯克相當失望,它們直接給了個“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功能’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評價

對行內人來說,《消費者報告》的評價讓他們得以自我肯定,因為業內大多數專家都擔心特斯拉與馬斯克在 FSD上不負責任的胡亂承諾。

在普通的事上,過高的承諾是一回事,而在處理涉及到的事關生死的車輛安全問題時,過高的承諾又是另一回事了。如果賣方誇張地說他們的洗衣粉有超強去漬功能,那些相信宣傳效果的洗衣房可能不會因為效果不好而遭受重大損害。不過,在公共道路上行駛的車輛可是重達數噸的“炮彈”,一旦做出錯誤判斷,車輪下可能就是某位無辜百姓的生命,與衣服洗不乾淨相比,這可是相當嚴重的後果。

首先,我們來說說 FSD 的功能命名,然後再詳細介紹 FSD 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到底哪些是 馬斯克 承諾卻還沒能實現的。

那些偏愛“全自動駕駛”綽號的人會迅速解釋稱,這只不過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命名罷了。因此,他們可能會承認,特斯拉 FSD 確實沒有實現宣傳中的自動駕駛等級,但他們堅信 馬斯克 總有一天能實現自己的承諾。從該意義上講,他們認為直接將產品命名為“全自動駕駛”是合理的,要不然有朝一日你還得對產品進行重新命名,不但浪費錢,還會傷害品牌價值,因為使用者會覺得你對未來缺乏願景。

不過,德國一家法院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可不同。今年 7 月份,該法院判決特斯拉的 Autopilot 品牌名稱具有誤導性,帶有誇大的承諾,並強調 Autopilot 意味著完全自主的駕駛,而非駕駛員輔助功能。如果你覺得 Autopilot 的命名其實還留有餘地的話,FSD 可就完全沒有任何歧義了。

特斯拉車主經常提及一點,那就是每當用上 FSD 相關功能,他們在開車時就會鬆懈下來,依賴這個並非全自動駕駛的輔助駕駛系統上。除了給人錯覺的產品名外,這些功能本身也具有欺騙性,會誘使一些車主在路上玩“大撒把”

一些特斯拉車主會提出疑義,稱那些被 FSD 愚弄或過分自信的駕駛員並非特斯拉車主中的大多數。即使這話沒錯,我們的社會又能容下多少被 FSD 寵壞的特斯拉駕駛員呢?因為即使只有 1%,也意味著可能會有人因為他們的疏忽大意而丟掉性命。如果給 FSD 改個名能拯救生命,何樂而不為呢?

另一個爭論點涉及特斯拉車主為 FSD 支付的鉅額費用,事實上他們花了錢卻沒能享受服務,至少現在還沒有。他們相信馬斯克的承諾,即一旦準備就緒,就可以通過使用 OTA 更新最新的全自動駕駛功能。

當然,特斯拉車主完全可以說自己自願花錢買 FSD 的未來,沒人能為此批評他們。此外,由於他們已經用上了駕駛輔助功能,因此這些錢並沒有打水漂。不過,置身事外的人們還是覺得車主是被騙去買了尚不存在的東西,他們甚至不清楚 FSD 是否真的存在。

簡而言之,關於金錢的話題很可能最終會在法庭上爆發,大概是通過特斯拉車主提起的訴訟。如果 FSD 始終難產,肯定會有人站出來讓馬斯克還錢。當然,法律機構也有可能站出來,他們會以大眾被誤導為名將特斯拉告上法庭。

在這裡我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任何試圖爭辯 FSD 目前確實是全自動駕駛的人實際上不在理性討論的範圍之內。他們要麼完全不知道特斯拉 FSD 的功能是什麼,要麼完全誤解了全自動駕駛汽車的含義。

特斯拉 FSD 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到了 L4/5的階段,車上就不需要駕駛員了,AI 會掌管駕駛的一切,而現在的 FSD 也就是個 L2,它甚至還達不到 L3 的標準。顯然,特斯拉用 FSD 為其命名有些名不副實。

《消費者報告》在評價中還寫道,“儘管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根據《消費者報告》廣泛的測試和經驗,車主們不應該依賴特斯拉的駕駛員輔助功能來增加安全性或簡化駕駛。”

事實上《消費者報告》錘的還不夠狠,因為稍微有點辨別能力的人都應該知道,FSD 不是真正的全自動駕駛。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的 Autopilot 已經成了買車時的標配,而囊括了自動泊車、自動變線、智慧召喚、交通訊號燈識別與 Navigate on Autopilot(NOA) 等功能的才是需要另外花錢的 FSD 套件。

在這裡,重點提一下看起來最為炫酷的智慧召喚功能。

智慧召喚的基本概念是,車主可以使用特斯拉提供的智慧手機應用要求特斯拉汽車來身邊或前往在智慧手機地圖上指定的目的地。如果車停在繁忙的購物中心停車場時,確實很方便,它讓你可以走出商場大門就上車,用它來躲避下雨天就更是再好不過了。

對於智慧召喚,《消費者報告》也有針對性評價:“我們在多種情況下試用了智慧召喚,包括在紐約州《消費者報告》總部的停車場。總的來說,這套系統並不可靠。”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智慧召喚到底哪不可靠啦?

問題如下:

· 特斯拉的車有時會停不下來,甚至看到停車標識也沒反應;

· 特斯拉的車有時會走到逆行路線上去;

· 特斯拉的車有時轉彎事物,會朝著其他停著的車開過去;

· 特斯拉的車有時還要不停倒車,因為它離其他車太近了。

如果你認為《消費者報告》是雞蛋裡挑骨頭,那請你別忘了,這可是輛兩噸的車,而且幾乎是自己在執行,而停車場通常是人流車流聚集之處。因此,《消費者報告》總結稱,“所有這些情況都可能引起其他駕駛員的困惑,並對路上的行人造成潛在危害。”

幸運的是,停車場裡車都不會太快,能給其他人或車輛留出一定的反應時間。當然,特斯拉也很聰明,它們直接在說明中規定,智慧召喚的責任人是拿著手機通過應用程式“召喚”自己電動車的車主。“ 車主還得負責自己的車,同時監控視線範圍內的周邊環境,因為它可能無法檢測到所有的障礙。”

除此之外,一些自動駕駛從業人士還有其他擔憂:

從能力上來看,智慧召喚更像是一個還在學車的學生。這樣的新手我們大家肯定都見過,如果你坐在副駕駛,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能讓你手心冒汗,你只祈禱路上不會出現其他瘋狂的司機,而行人最好躲著車走。總是,這種感覺就是一團亂。

顯然,FSD 在駕駛規劃上做的還不夠,系統在轉彎前就該預測到下一步動作,而不是到了跟前才發現轉彎為時已晚。轉彎上的笨拙也讓人不得不懷疑整套系統在感測器和探測能力上有瓶頸。

鑑於特斯拉和 馬斯克直接否定了LiDAR,顯然他們的攝像頭和雷達目前無法滿足監控周邊環境的要求。如果真是這樣,可能還真是 LiDAR 擁護者暫時獲勝的另一個標誌,並可能會被用於針對特斯拉汽車事故的潛在法庭案件。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特斯拉的車載晶片依然不夠快,無法在轉彎前完成精確計算。

總結

在《消費者報告》的評價中,聯網與自動駕駛測試部門主管 Kelly Funkhouser的發言也很能說明問題,“看起來特斯拉專注於成為擁有最多功能的汽車製造商,而不是確保這些功能都執行良好。”

一些評價帶著深深的憂慮,顯然現在的特斯拉將我們所有人拉入了一個危險的道路試驗,它們推出各種試驗和其他未經證實的功能,馬斯克將這些東西整合在一起,還起了個未來感十足的名字,在粉絲的歡呼下 FSD 被捧成了神,察覺到不安全併發出預警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少。

FSD 到底會走向何方?時間會告訴我們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