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積體電路史上著名的十個人,有幾個中國人?

積體電路史上著名的十個人,有幾個中國人?

  偉大的發明與人物總會被歷史驗證與牢記,在積體電路發展歷程中,有很多人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的生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肖克利、巴丁、布拉頓(三人)

  電晶體的發明人

  電晶體的問世,是微電子革命的先聲,也為積體電路的誕生吹響了號角。

  1947年12月,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頓組成的研究小組,研製出一種點接觸型的鍺電晶體。電晶體出現後,人們就能用一個小巧的、消耗功率低的電子器件,來代替體積大、功率消耗大的電子管了。

  電晶體的問世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頓三人,因發明電晶體同時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肖克利被稱為“電晶體之父”,利用他的名聲,招募了一批傑出的年青科學家,其中有大名鼎鼎的“八叛逆”,為後續一大批知名半導體公司的創立打下了基礎。

2、傑克·基爾比

  積體電路之父

  積體電路的出現,開創了電子技術歷史的新紀元,奠定了現代資訊科技的基礎。

  1958年9月12日,基爾比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塊積體電路,成功地實現了把電子器件整合在一塊半導體材料上的構想,並通過了德州儀器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的檢查。請記住這一天,積體電路取代了電晶體,為開發電子產品的各種功能鋪平了道路,並且大幅度降低了成本,使微處理器的出現成為了可能,開創了電子技術歷史的新紀元。2000年基爾比因為發明積體電路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積體電路

3、羅伯特·諾伊斯

 

  科學、商業雙料巨人

  可商業生產的積體電路,使半導體進入了商用時代。

  羅伯特·諾伊斯在基爾比的基礎上發明了可商業生產的積體電路,使半導體產業由“發明時代”進入了“商用時代”。1971年,諾伊斯所在的Intel成功地在一塊12平方毫米的晶片上集成了2300個電晶體,製成了一款包括運算器、控制器在內的可程式設計序運算晶片,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中央處理單元(CPU),又稱微處理器,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微處理器——4004。自此英特爾(Intel)開始了飛速發展,從1968年的收入為零直到今天超過三百五十億美金營業額。

  

4、瓊·赫爾尼

  

  奠定了矽在電子產業中的地位

  半導體生產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1959年,Jean Hoerni發明了平面工藝,一種叫做光學蝕刻的處理方法。開始,他用的是一片鍺或矽,然後他在上面噴灑上一層叫做光阻劑的物質。如果你把光照在上面,光阻劑就會變得堅硬,然後你就可以用一種特殊的化學藥品清除掉沒有被光照射到的光阻劑。所以,赫爾尼就創造了一個光罩,它就像一張底片,上面有一簇小孔,用來過濾掉不清潔的東西,然後讓它在光線中翻動。在化學洗滌之後,金屬板上只要是留下光阻劑的地方,雜質就不會散落到下面。來解決平面電晶體的可靠性問題,因而使半導體生產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堪稱為“20世紀意義最重大的成就之一”,並稱其奠定了矽作為電子產業中關鍵材料的地位。

  

5、戈登·摩爾

 

  摩爾定律矽谷的基石

  摩爾定律像一股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統治了矽谷乃至全球計算機業三十多年。

  1965年,有一天摩爾離開矽晶體車間坐下來,拿了一把尺子和一張紙,畫了個草圖。縱軸代表不斷髮展的晶片,橫軸為時間,結果是很有規律的幾何增長。這一發現發表在當年第35期《電子》雜誌上。這篇不經意之作也是迄今為止半導體歷史上最具意義的論文。

  摩爾定律的偉大在於,半導體行業的工程師們遵循著這一定律,不僅每18個月將電晶體的數量翻一翻,更是意味著同樣效能的晶片每18個月體積就可以縮小一半,成本減少一半。

  

6、安迪·格羅夫

  微處理器之王

  印有“Intel Inside”品牌標誌的處理器成了世界上80%計算機的心臟。

  從1987年接過英特爾的CEO接力棒之後,安迪·格羅夫不斷以打破傳統、挑戰現有邏輯的戰略思維,使微處理器這顆數字革命的心臟強勁跳動,為數字時代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1986年格羅夫提出的新的口號“英特爾,微處理器公司”,毅然捨棄儲存業務把英特爾的主營業務轉到微處理器上去。同年英特爾推出386系列處理器,又相繼推出486,奔騰系列中央處理器,處理器的效能越來越強大,速度越來越快,個人電腦時代來臨了。“Intel Inside”一度成為本產業的黃金標準,響徹全球也在改變著世界。

7、胡正明

 

  FinFET等多種新結構器件的發明人

  對半導體器件的開發及未來的微型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胡正明教授領導研究出BSIM,該數學模型於1997年被國際上38家大公司參與的電晶體模型理事會選為設計晶片的第一個且唯一的國際標準;發明了在國際上極受注目的FinFET等多種新結構器件;提出熱電子失效的物理機制,開發出用碰撞電離電流快速預測器件壽命的方法,並且提出薄氧化層失效的物理機制和用高電壓快速預測薄氧化層壽命的方法;首創了在器件可靠性物理的基礎上的IC可靠性的計算機數值模擬工具。

  

8、張忠謀

  

  積體電路代工產業的締造者

  一個人定義了一個產業,一個人讓整個積體電路行業更有活力。

  1987年,張忠謀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開創了半導體代工時代。臺積電模式創造了兩個新的行業——晶圓代工廠和Fabless。由於省去了費用高昂的晶圓製造環節,積體電路行業整體門檻降低,誕生了一大批新生的具有活力的積體電路設計公司,為整個積體電路行業帶來了新活力與創意。積體電路細分工時代全面到來,一個嶄新的更具活力的積體電路行業展現在我們面前。

  

半導體積體電路發展史

IT技術分享社群

個人部落格網站:https://programmerblog.xyz

文章推薦程式設計師效率:畫流程圖常用的工具程式設計師效率:整理常用的線上筆記軟體遠端辦公:常用的遠端協助軟體,你都知道嗎?51微控制器程式下載、ISP及串列埠基礎知識硬體:斷路器、接觸器、繼電器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