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Linux:常用檔案、資料夾命令

Linux:常用檔案、資料夾命令

ls

主要作用是顯示目錄下的內容

ls [選項] [檔名或目錄名] 

選項: -a 顯示所有檔案
      -d 顯示目錄資訊,而不是目錄下面的檔案
      -h 人性化顯示,按照我們習慣的單位顯示檔案大小
      -i 顯示檔案的i節點號
      -l 長格式顯示

cd

cd命令的簡化用法:
代表使用者家目錄

- 代表上次所在目錄

. 代表當前目錄

.. 代表上級目錄

mkdir

建立目錄

mkdir [選項] 目錄名
選項: -p 遞迴建立所需目錄

rmdir

刪除目錄,只能刪除空目錄

rmdir [選項] 目錄名
選項: -p 遞迴刪除所需目錄

touch

touch 檔名

建立空檔案或修改檔案時間

stat

檢視檔案詳細資訊的命令

stat 檔名

cat

檢視檔案內容(不適合檢視大檔案)

cat [選項] 檔名

選項: -A 列出所有隱藏符號(重要)
      -E 列出每行結尾的回車符$
      -n 顯示行號(重要)
      -T 把Tab鍵用^I顯示出來
      -v 列出特殊字元

more

分屏顯示檔案的命令

more命令會開啟一個互動頁面,常用的互動命令如下:

  • 空格:向下翻頁

  • b:向上翻頁

  • 回車:向下滾動一行

  • /字串:搜尋指定字串

  • q:退出

less

less與more類似,less是分行顯示命令,

可以按上下鍵進行分行顯示。

顯示檔案頭命令

tail

與head類似,顯示檔案尾命令。

tail [選項] 檔名

選項: -n 從檔案結尾開始,顯示指定行數
      -f 監聽檔案的新增內容

ctrl+c 退出監聽。

ln

在檔案之間建立連結

ln [選項] 原始檔 目標檔案

選項: -s 建立軟連結檔案,如果不加-s選項,則建立硬連結檔案
      -f 強制,如果目標檔案已經存在,則刪除目標檔案後再建立連結檔案

硬連結和軟連結的特徵

硬連結的特徵:

  • 原始檔和硬連結檔案擁有相同的Inode和Block
  • 修改任意一個檔案,另一個都在改變
  • 刪除任意一個檔案,另一個都能使用
  • 硬連結標記不清,很難確認硬連結檔案位置,不建議使用
  • 硬連結不能連結目錄
  • 硬連結不能跨分割槽

軟連結特徵:(有點像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

  • 原始檔和硬連結檔案擁有不同的Inode和Block
  • 修改任意一個檔案,另一個都在改變
  • 刪除軟連結,原始檔不受影響,刪除原始檔,軟連結不能使用
  • 軟連結沒有實際資料,只儲存原始檔的Inode,不論原始檔多大,軟連結大小不變
  • 軟連結的最大許可權是lrwxrwxrwx,但是沒有實際資料,訪問時需要參考原始檔許可權
  • 軟連結能連結目錄
  • 軟連結能跨分割槽
  • 軟連結不能跨分割槽
  • 軟連結特徵明顯,建議使用軟連線

rm

刪除檔案或者資料夾

rm [選項] 檔案或者目錄

選項: -f 強制刪除
	  -i 互動刪除,在刪除之前會詢問使用者
	  -r 遞迴刪除,可以刪除目錄

cp

複製檔案和目錄

cp [選項] 原始檔 目標檔案

選項: -a 相當於-dpr的集合
	  -d 如果原始檔為軟連線(對硬連結無效),則複製出的目標檔案也為軟連線
	  -i 詢問,如果目標檔案已經存在,會詢問是否覆蓋
	  -p 複製後目標檔案保留原始檔的屬性(所有者,所有組,許可權,時間)
	  -r 遞迴複製,用於複製目錄

mv

移動檔案或改名

mv [選項] 原始檔 目標檔案

選項: -f 強制覆蓋,如果目標檔案已經存在,則不詢問,直接覆蓋
      -i 互動移動,如果目標檔案已經存在,詢問是否覆蓋
      -v 顯示詳細資訊